投書
一場疫情的警鐘:防疫破口非單一責任,邊境與廚餘轉型須加速
2025.10.24 | 17:30
台灣本島首例非洲豬瘟的出現,無疑是對全國五年多來嚴密防線的重擊。這不僅是單一養豬場的災難,更是對整體畜牧業與食品安全的重大警鐘。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政府緊急宣布禁運禁宰及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動作雖快,但接下來的重心,必須放在兩大環節:一、立即且深化的邊境管制與疫調,釐清病毒源頭;二、提供足夠配套與補助,加速輔導廚餘養豬戶轉型。 外界對這次案例主要指向「廚餘養豬」是潛在破口。然而,非洲豬瘟病毒的特性決定了它必然是境外移入。邊境檢疫是中央的重中之重,病毒是如何「跨過」層層關卡抵達養豬場?是旅客夾帶肉品鬆懈?還是貨運邊境檢疫存在盲點?我們不能將防疫破口的責任完全轉嫁給單一的地方政府或農戶。當務之急,農業部應與海關、航警單位進行聯合深度疫調,徹底檢查近期的走私與攜帶肉品入境紀錄,並向社會透明公開邊境防疫的執行細節,才能真正杜絕源頭。 全面禁用廚餘養豬是阻斷病毒傳播的強力手段,其決策背後有其必要性。然而,政策的實施不能讓基層豬農陷入困境。對於長期依賴廚餘的養豬戶而言,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轉型挑戰。政府必須立即兌現承諾,提供有感、快速、流程簡化的補助措施,協助業者購置飼料設備或轉型為飼料飼養。此外,應協調環保單位解決「廚餘去化」的新問題,避免大量廚餘湧入垃圾掩埋場,造成新的環境衛生危機。 非洲豬瘟的威脅並非一時一地,它是對國家生物安全體系的長期考驗。這次案例證明,再嚴格的政策,只要有一個破口就可能功虧一簣。我們呼籲政府應立即雙管齊下:一、強化邊境、公開疫調資訊,讓防疫防線無死角;二、將輔導廚餘轉型視為長期投資,而非短期救急,確保產業能平穩度過難關。這場防疫戰爭需要政府、農民與全民共同面對,才能真正守護台灣的「護國神豬」。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