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決策的高度,不該遠離民間的痛感
2025.10.23 | 02:03
這次暴雨中,台北市仍堅持上班上課,許多市民陷入通勤混亂與安全疑慮。問題不在「停不停班」,而在決策者是否真正理解城市的多樣性與民間的困境。台北並非一片平地。內湖、南港、文山這些山坡與低窪地區,在豪雨中狀況迥異。若以中正區的雨量來決定全市命運,勢必讓部分民眾承受不合理的風險與不便。這是治理的「同理心斷層」。真正的公共管理,應該「因勢利導、靈活調度」,而非以冷冰冰的數據取代人性。當官僚制度脫離生活現場,行政命令就會變得僵硬無感。歷史早已給過我們教訓——蔣家政權當年失去大陸,部分原因正是遠離民情、僵化治理;而毛澤東能迅速掌局,靠的正是靈活與接地氣。政治不是教條,而是對現實的洞察。我曾投給現任市長,期待看到理性與現代治理的結合。然而這次事件,讓人看到「理性」被行政冷感取代。城市需要科學,更需要同理。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