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護國神山西遷警鐘:台灣科技空洞化危機
2025.10.21 | 16:25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說:「當我創建台積電,我有一個夢想,想要在美國建廠,現在我的夢想實現了。」台積電在美國製造 AI 晶片,這是台灣技術實力與全球競爭力的展現,也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美國祭出關稅政策吸引高達20兆美元投資,一大關鍵就是半導體和AI科技回美製造趨勢。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也透露,未來不只台積電,還會與富士康、緯創等共同合作創建供應鏈。消息也推升電子股,台積電開高走高,但這代表台灣會在美國所規劃的晶片供應鏈中佔有一席之地嗎?恐怕不是這樣。台積電赴美設廠,絕非單純的企業海外布局,它代表的是在地緣政治壓力下,對台灣經濟與科技主權的重大一擊。美國透過關稅政策,提高關稅,使製造上流入美國避免高關稅,旨在削弱全球對台灣晶片供應鏈的依賴性,實質上是在爭奪全球「科技主權」。我們必須正視「護國神山」對台灣的重要性。數據顯示,台積電市值已然超過台灣一年的GDP總額,其營收佔比逼近全國GDP的一成。一旦這座神山的主體重心外移,對台灣產業鏈的信心面與實質面都將造成難以彌補的結構性空洞化。更令人憂心的是高科技人才的外流。美國以更高的薪資和更短的工時產生強大「拉力」,台灣的頂尖人才正加速流失。然而,除了薪資待遇,台灣若想留住高階製造業,充足且穩定的供電更是不可或缺的基石。半導體製程對電力穩定度要求極高,任何微小波動都可能造成巨額損失。在其他國家有更強的優勢時,如果台灣無法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將會使企業加速外移,人才流失的狀況也可能進一步惡化。這場「神山西遷」的警鐘,是給政府最嚴肅的信號。政府不能再僅仰賴單一產業,必須正視全球競爭壓力,制定前瞻性的經濟多元化與合理的能源政策。確保穩定、可靠的供電,是留住高階製造業的必要條件。唯有在電力、人才......等各方面打造出更具優勢的環境,台灣才能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穩固立足,避免核心產業被掏空,真正實現「護國群山」的願景。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