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百年巨船的新浪潮:我們是未來的國民黨
2025.09.18 | 14:37
「作為一個普羅大眾認為較為保守的政黨,年輕人如何走出自己的路線、發出自己的聲音?」這個問題,來自筆者這週與德國智庫Union Stiftung學生訪問團的交流,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海面,激起了心中層層的漣漪。對我們而言,現在的國民黨就像一艘在歷史長河中航行百年的巨船,它有著穩固的船身,也承載著無數長輩的期盼與記憶。他們總是叮嚀我們吃飽,不厭其煩地說著:「接下來,就靠你們年輕人了。」他們將這艘巨船的過往視為榮耀,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每一個船艙。然而,曾幾何時,這艘巨船在許多人眼中,已成了殘破不堪、守舊頑固,只願活在過去的「老藍男」象徵。「國民黨總是把一手好牌打爛,還不如支持民眾黨」、「怎麼會有年輕人支持國民黨?」諸如此類的言論,充斥在年輕世代中。不論來自哪一陣營的支持者,年輕人與國民黨似乎沒有交集,然而,真是如此嗎?國民黨的年輕人,更像是聚集在船身周圍,渴望推動巨船前進的新浪。我們尊重巨船的歷史,也渴望用自己的力量,為它帶來新的方向與速度。守舊、僵化與威權,與年輕世代追求的自由、開放、多元格格不入。但我們選擇加入,不是因為漠視這些問題,恰恰相反,我們希望推動改變,不容許民主社會變成一言堂,也不願在舒適圈裡沉默,並認同中華民國的價值。但我們更清楚,要推進這些價值,必須先讓這個政黨重新與年輕世代對話。這條路,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挑戰。當青年團每年集體參與同志大遊行,成員不乏本身就是LGBTQ族群,高舉那面象徵多元的彩虹旗時,或是為行人零死亡的倡議而奔走,盼能改善台灣交通困境時,耳邊總不乏聽見部分黨內前輩質疑的聲音。然而,我們堅信,政治不該只關注選票。走上街頭,不只為了議題發聲,更是為了用行動證明,這艘百年巨船,有能力擁抱這個時代的色彩、描繪嶄新的航向。但我們知道,單靠情懷無法改變航道,於是選擇從體制內發聲,從小事做起。許多青年團成員身兼國會助理,將年輕人的聲音化為具體提案,奮力說服自家老闆支持18歲公民權與青年基本法。同時,我們將在學生自治中累積的經驗,帶進這個龐大的黨務機關;或是將與國民黨相關的議題帶進學校,發揮自身影響力,試圖在每一道決策的浪花中,鑿出年輕人的聲音。我們不求一步到位,只求每一次的推進,都能成為未來巨變的伏筆。在今年席捲全台的大罷免中,民眾看見了社會的撕裂、對立,執政黨不分青紅皂白地將人抹上顏色。再加上高房價、高工時、能源、國安等青年在乎的議題,我們不願再當沉默的人。於是,在陸戰上,青年團利用僅有的閒暇之餘,跑遍全台各地,為國會立委們發聲,也讓大眾知道「年輕人也會支持國民黨」;空戰上,則是透過我們的創意與活力,利用社群貼文與短影音,將聲音傳播出去,甚至讓來自日本的立民黨青年團都看過「萊爾校長」。我們希望能與國民黨打贏這場勝仗,用行動證明年輕人不是泡沫。為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輕人,青年團舉辦了一系列的營隊活動。例如「模擬立法院」營隊,每年吸引上百位學子參與,課程設計避免過多政治立場,旨在促進不同政治傾向青年的交流。這在當今的政治環境中是難得的。此外,「四季充電」、「民主浪花黑客松」、「中山政經塾」等活動,教導街頭宣講、投書寫作、議題知識,將公共參與的技能化為具體可學的課程。抑或是青年團特別改編「倫敦蒙難記」的歷史,打造國內首創以國父個人傳記為主題的劇本殺。我們相信,這些努力、創新,能為國民黨帶來最真實的改變。國民黨的未來,繫於年輕化與多元化,是一條無論由誰領導都必須走的路。歷史問題固然重要,但不代表我們不能脫胎換骨、面向未來。如同此次「青年寰宇乘風計畫」近日到日本訪問中,諸位青年前輩提及:「我們不是昨日的國民黨,我們是未來的國民黨」。我們願意肩負起前人的重擔,更願意用年輕的雙手,為這艘百年巨船注入新的生命。我們深信,國民黨的蛻變,將從青年開始,年輕人並非巨船上的裝飾品,而是推動它繼續航行的,那一道道頑強而充滿生命力的海浪。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