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運動科研不能踐踏倫理──「血汗實驗」背後的整合失靈與制度破口
2025.07.18 | 01:57
台師大女子國手「血汗實驗」事件延燒至今,餘波未息。針對違反研究倫理與受試者權益的部分,已有不少專業人士從人體試驗規範、知情同意程序等角度做出分析與批判。在此,我想從一位曾投件與審查過國科會大型研究計畫的學術研究者角度,談談社會大眾較少關注的「整合型計畫」制度面問題。所謂整合型計畫,是由多位研究者組成團隊,共同執行一項具政策意義與應用目標的研究方案。其設計原則之一,是各子計畫間應有互補性與協同效應,包含共通樣本、可交叉分析的基礎。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達成「整合」目的,產出具體可行、對政策或實務有貢獻的研究成果。本案開始被炎上後,來自其他單位之子計畫主持人強調,他們的研究未涉及抽血或侵入式操作,並無強迫之實。然而,倘若這些研究對象正是那些先前已在「不明不白」情況下參與侵入性實驗的運動員,即便後續僅為問卷與儀器量測,是否還能視為「非強制」?一名運動員若在毫無選擇下配合抽血,隔天面對老師、教練或研究團隊的後續測量邀約,真的還有勇氣說「不」嗎?在校園與運動體系的權力結構裡,「自願」往往只是形式語言,與真實情境相去甚遠。「整合型計畫」理應建立在子計畫間的互補合作與資料整合上。若各子計畫獨立為政、樣本互不共享,將導致資料斷裂、無法交叉驗證,其「整合」何以為繼?研究成果又如何應用於訓練現場、支撐政策施行?這些問題不僅關乎研究的實質效益,更直指公共資源配置的正當性。主管機關如國科會應公開說明此類整合計畫的審查機制與標準,以釋社會疑慮、重建公信。更應關注的是:當此整體計畫已有一子計畫因倫理違規遭中止,其他子計畫是否仍具繼續執行的正當性?此並非單一技術問題,而是攸關學術誠信與公共信任的試金石。整合型計畫一體多元,一環出錯,全局皆須自省、暫停與重審。急於切割自保、倉促歸位,只會讓學術體系看來更加冷漠而不負責。科研與運動實踐的結合,確實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必要方向;提升女性運動參與也具高度公共價值。然而,這些目標的實現,絕不可建立在受試者權益遭犧牲的基礎上。筆者誠摯呼籲主管單位與各校研究團隊,正視此案所暴露的制度漏洞,從倫理審查、受試者保護到問責機制全面檢討,落實「受試者福祉優先於研究效益」的基本原則。唯有如此,科研方能成為實踐健康平權的助力,而非一場以「發展」之名的倫理風暴。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