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樂齡銀髮退休房產資訊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樂齡銀髮退休房產資訊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從《忘了我記得》看高齡者的居住挑戰!

    2025.07.08 | 16:01

    隨著 Netflix 影集《忘了我記得》上映後,迅速成為台灣熱門話題,這部由劉若英執導、謝盈萱、秦漢與霍建華主演的作品,以其溫暖而寫實的筆觸,描繪了一位單口喜劇演員程樂樂(謝盈萱飾)在事業、感情與照護失智父親程光齊(秦漢飾)之間掙扎的故事。短短八集之中,卻層層疊進地揭開了現代台灣家庭難以言說的脆弱樣貌——失智、照護、情感斷裂、急救抉擇……而在這些情節背後,更隱藏了一個你我終將面對的現實課題:老屋與高齡住宅問題。我們看見謝盈萱飾演的程樂樂一邊努力工作生活,一邊接住父親記憶的碎片;看見秦漢飾演的程光齊在失智症的侵蝕下,慢慢從父親的角色退場。鏡頭雖然靜靜地拍著他們的生活,卻拍出了成千上萬家庭不敢說出口的重:長照的辛苦、情感的撕裂、選擇的痛楚;這樣的情境,正是當前台灣高齡家庭真實的縮影。台灣將於 2025 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這意味著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是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人口結構的快速轉變,加上房屋平均屋齡的增長,使得「老有所居」成為社會面臨的嚴峻課題。面對高齡化社會的浪潮,政府雖已提出一連串應對方案,但是否能真正貼近劇中、也貼近我們身邊的生活場景,才是關鍵。高齡化與台灣老屋困境,不是每個家都能「上下自如」你有多久沒注意到爸媽住的地方?是不是還是那間你從小長大的老公寓?沒有電梯,樓梯斑駁,廚房偏小,浴室濕滑。我們都以為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卻忘了時間會改變人的身體。一旦爸媽老了、跌倒了、慢慢走不動了——曾經再熟悉不過的「家」,也可能變成處處藏有風險的場域。尤其是沒有電梯的老屋,對高齡者來說,不只是「不方便」,而是每天都得面對的恐懼:今天我能順利下樓嗎?明天我還能自己回家嗎?這不是戲劇效果,依據內政部統計,全國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建物約有500萬戶。這就是台灣,數百萬間三樓、五樓的老公寓裡,靜悄悄但正在發生的孤獨與無助。許多長者即使身體功能退化,仍選擇「困守」在熟悉的家中,除了情感不願意離開,另一個可能是因為沒有合適的選擇。當我們終於鼓起勇氣直視「家已不再安全」的事實,社會政策端的回應,也開始試著補上這道裂縫。但光是情感共鳴不夠,我們還需要一套能真正讓高齡者「住得久、住得好」的制度設計。尤其面對老屋與高齡住宅問題,以下幾項政策,正是社會集體試圖解答這道難題的起點:以房養老,讓不動產成為照護的靠山劇中未明說,但根據房屋場景、家庭經濟情況推測,年邁的程光齊極可能已辦理以房養老,即將自有不動產設定為抵押,向銀行申請貸款,金融機構每個月給一筆現金,才可以用來支付前妻的醫療費用、照顧開銷,並維持基本生活尊嚴。這項政策對無固定收入、無法貸款的高齡者而言,是一種「以屋換取現金」的可行選項。根據金管會銀行局統計資料,截至 2025 年第一季,核貸件數已來到9,302件,顯示需求穩定增長。老屋換居,讓「舊房換新命」不再只是口號除了「以房養老」,「老屋換居」計畫也是政府正積極推動的高齡住宅解方。當高齡者獨居於樓梯公寓、缺乏電梯與無障礙設施、鄰里支援薄弱時,這樣的生活環境反而可能成為風險來源。為此,「社會住宅包租代管‑長者換居方案」4.0版不僅擴大補助,也放寬搬遷條件,讓真正需要幫助的長者能換屋不換市,進入更安全友善的生活空間。這是一種讓高齡者將「自有老屋」轉換為「可負擔的新居」的住宅轉換方案。透過申請,長者可以將原本居住不便的舊宅交由政府管理出租,並申請入住社會住宅或政府提供的包租住宅,由政府協助安排搬遷與後續管理。老宅延壽計畫,修得起,住得久面對人屋皆老的時代課題,政府也正從另一個面向推動「住得久、住得好」的政策願景。內政部於2025年5月1日召開部務會報,由國土管理署簡報「老宅延壽規劃」方向,預計匡列50億元特別預算投入全國老宅修繕工程。此筆預算來自《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已於同年4月24日由行政院會通過,目前尚待計計畫公告。該項修繕計畫聚焦於全臺屋齡30年以上、樓高4至6層的集合住宅,針對無結構危險疑慮的老屋提供補助,包括:建築物外牆與屋頂防水修繕老舊管線汰換與電力改善無障礙設施增設通用設計與公共空間優化目標是在短期內提升老屋安全性與居住舒適度,延長使用年限,同時降低因建物老化導致的事故風險,讓高齡者能夠原屋安養,無需為搬遷換屋而煩惱。內政部強調,老宅延壽不只是修繕工程,更是一種社會投資。它創造的不僅是安全的居住空間,更是高齡者安身立命的基礎,亦為營建、土木、室內裝修等產業注入新動能,有助於穩定就業、提升國內建築產業的整體韌性與競爭力。不是他們老了不行了,而是這個社會還不夠準備好在《忘了我是誰》的劇情中,程光齊誤認了一輛腳踏車,導致一名年輕人當街指責他,語氣不善、態度尖銳,甚至讓在旁的樂樂一度難堪。這樣的場景,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只是「劇情安排」,但對於許多有照顧經驗的家庭而言,卻無比真實。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不只是政府口中的政策名詞,更是一種全體社會都將面對的生活現實。失智、失能、行動不便,這些字眼也許離某些人還很遠,但對程光齊與樂樂而言,早就是每天的日常挑戰。而真正困難的,往往不是醫療、不是申請補助,而是來自社會眼光的誤解,與世代間對「老」的不耐與冷漠,如果我們都能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指責,那些正在努力照顧家人的「樂樂們」,才不會孤軍奮戰。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題,而我選擇我能承受的。樂樂說出這句話時,眼神閃過一絲猶豫與痛苦。她不確定,如果幫爸爸做了選擇,那會不會是他不想要的未來——是堅持留在那間沒有電梯、樓梯越來越陡的老房子,還是搬去一個更方便卻陌生的地方?對樂樂來說,那不只是搬家,而是搬離了他們一家人共同的記憶。理性上,我們知道這些方案是為了讓房子變得更好;但感性上,要離開「那個家」,卻往往比想像中更難。那是爸爸一生跑船存下來的家,是樂樂從嬰兒床到學生時代的每一段記憶,是爭吵、擁抱、告別與道歉的全部場景。政府可以修屋、可以補助、可以提供替代選項,但唯有他們自己,才知道那扇老舊的木門後藏著什麼樣的深情。所以,選擇不是「要不要搬家」,而是「怎麼在捨不得裡找到繼續愛的方法」。Netflix 影集《忘了我記得》不僅是一部觸動人心的作品,它更像一面鏡子,真實地反映了台灣高齡化社會下的諸多挑戰,尤其是與「居住」相關的議題。當劇中人物在記憶的迷宮中摸索前行時,現實中的台灣也正在為如何讓高齡者擁有一個安全、舒適且有尊嚴的「老後」生活而努力。正如劇中「你忘記沒關係,我幫你記得」這句溫柔的台詞,台灣的房屋政策也應當「記得」每一個高齡家庭的居住權益與需求。從政策制定、市場供給到社區支持,共同推動更完善、更具人性的居住選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在記憶逐漸模糊的歲月裡,家的溫暖與安全始終被清晰地「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