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假回收 ?廢塑危機的出現!
2025.04.21 | 21:28
近期出現一起,環境部與桃園地檢署聯手查獲不法業者的新聞,將塑膠廢棄物混充回收塑膠粒出口至中國與東南亞牟利,非法所得約四億元。根據環境部2023年的公開資料顯示,台灣全年產生約253.9萬噸廢塑膠,其中僅有108.9萬噸被有效回收再利用,其餘多數遭焚化或掩埋。儘管表面上來看回收率超過四成左右,但實際以現實層面來說再利用率會再低一些,且回收的品質不佳,導致市場對其接受度低,從而產生了「有回收、無去處」的情況發生。我認為此事件反映出台灣廢塑膠處理體系存在結構性問題,造成業者傾向於挺而走險用非法處理的方式以降低成本提升利益。政府若僅僅依賴稽查來處理問題而非針對產業進行根源上改善升級或轉型改變的話,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往後只能繼續依賴焚燒或掩埋處理的惡性循環,台灣的土地與環境的污染只會越來越嚴重,類似的事情只會不斷發生。舉例來說,建立回收再生分級認證、補助高經濟化的研發、重新整合分類系統並引導增加下游產業對廢塑膠的利用意願,才能把負擔變為資產,往未來來說還能提升整體經濟循環的增長。總結來說,我希望政府應該立刻針對廢塑議題採取行動,動用政府的能力,帶頭啟動廢塑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或是補助之類的計畫,讓回收不再只是表面功夫,而是真正實現國際上SDGs永續再生的關鍵。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