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張軒榮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張軒榮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演算法正在吞噬我們的公共理性

    2025.04.17 | 14:02

    近年來,社群媒體已成為多數人獲取資訊與參與公共討論的主要場域。然而,我們越來越發現,在這些看似民主開放的平台中,真正發揮主導權的,並不是使用者,而是一套無形卻強大的演算法機制。這些演算法以「參與度」為王,計算哪些內容能帶來更多點擊、留言與轉發,並據此決定什麼訊息能被看見、什麼聲音會被放大。問題是,最能激起參與的,往往不是理性辯論或實證分析,而是情緒化、極端化甚至誤導性的言論。結果是,一個本應促進公共討論的平台,逐漸變成了情緒對撞的競技場。以台灣為例,「1450」一詞原本來自於政府發包的網路社群操作案,原意早已模糊,卻在社群平台上被放大為一種對立標籤。任何與執政方立場相符的言論,都可能被污名化為「1450發文」、不值信任。這種高度簡化的標籤語言,並非源自深思熟慮的政治立場,而是演算法所獎勵的、能快速引起共鳴與仇恨的內容。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臉書與LINE等平台上更充斥著假訊息與誤導性影片,從「某候選人被外國勢力操控」、到「投票後指甲油會被偷換」等荒謬謠言,都曾在幾小時內迅速擴散。即使事後被澄清,原本的誤導早已種下懷疑與對立的種子。而這些現象背後,無不與平台演算法對「觸及率」與「情緒反應」的偏好密切相關。演算法所塑造的資訊泡泡,使人們沉浸在與自身立場一致的觀點中,反覆接收同質訊息,進而加深偏見與對立。更嚴重的是,這樣的設計並非意外,而是資本邏輯下的產物。平台依賴廣告收入,廣告依賴觀看時間,而觀看時間則依賴「吸睛」的內容。在這場注意力經濟的競賽中,公共理性自然首當其衝地被犧牲。我們在網路上看似「自由地發聲」,其實只是落入一場精密計算的陷阱。你所看到的內容,是系統認為「你會上鉤」的結果。當極端標題、陰謀論與仇恨言論被頻繁推播,是否還能說這是「多元言論的展現」?還是,我們正在見證民主討論空間被平台設計系統性破壞的過程?解方沒有萬靈丹。平台自律不足,政府介入又可能侵犯言論自由,媒體素養教育則是長期抗戰。但我們至少要正視問題,而非繼續把社群平台浪漫化為「人人皆可發聲」的天堂。當言論市場被演算法操控,發聲的權利並不等於發聲的平等。我們不是要否定演算法的存在,而是要提出質疑:一個以營利為核心設計的系統,是否適合作為我們集體認識世界、討論未來的公共場域?當公共理性與商業利益發生衝突,我們準備好選邊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