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微解封」將會帶給我們的是利還是弊?
2021.07.09 | 22:55
新冠疫情從五月中開始爆發,全台已實施三級警戒持續將近兩個月,從六月底開始台灣每日的確診數日漸降低,增加的病例都維持在兩位數,因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七月十二日後開始進行微解封的管制實施,雖然鬆綁管制的手段為了促進百業蕭條已久的經濟,以及在家防疫已經被悶壞的廣大民眾,但是微解封的管制條目反而引起各方論戰,身為一名大學生,我想要發表我對微解封的看法。
先來探討微解封的場所,衛福部七月八日在臉書貼出微解封的貼文當中,開放餐廳、夜市可以分流管制人流或是開放內用,開放群眾可以外出旅遊、看電影、爬山,開放健身房可以使用,但游泳池以及海邊卻還是無法觀光?還有圖書館以及學校等教育場所也並不允許開放?許多應屆指考生在盼望能夠到K書中心讀書,還有許多大學生也在等待圖書館或大學的開放,甚至許多需要補習的學生更需要的是到補習班接受老師的教導,但是,這麼重要的教育場所及補教場所卻不能開放,學生們不能戴口罩上課?只開放了餐飲業、觀光業,甚至是電影院這種不算是民生需求的行業,如此不合邏輯的管制如何說服人民?考生在對抗疫情的心理素質下,要如何面對如此不合情合理的管制呢?
再者,許多場所就算開放使用,但禁令依舊讓人倍感矛盾,像是室內外場館第四點「使用個人運動器材(禁止混用)」,有健身習慣的人就知道到健身房使用健身器材不可能有不會混用的情形發生,就連網紅「館長」陳之漢也表示這就表示這叫健身房業者不必開館。還有微解封有「禁止室內五人群聚」的條令,但中央能確保影廳室內只有五人觀看電影嗎?對於要賺錢的商人這似乎也是鑽條目漏洞的地方。人人都不能確保能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尚未打到疫苗的廣大年輕族群以及養家活口的壯年族群要如何自保?
對於微解封,我認為適度的鬆綁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已經深思熟慮的方案卻還是讓人淺顯的看出漏洞百出,這讓人不禁懷疑此管制的實施效果是否會真的達到預期,或者只是讓民眾貽笑大方。許多人說這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關心政治了,但是身為大學生的我想說,我們並不是政治冷感,也許是身處無奈,因為我們不需要的是政治人物在電視上大談闊論卻看不到政績,不希望只看到中央與地方相互批評攻擊,政黨之間咬著彼此不放,在防疫期間還在搞政治鬥爭,看得見的病毒就已經非常棘手了,不需要有看不見的病毒侵蝕人民的信心。而我們更關心的是,政策實施是否對台灣人民有利,就像是三級警戒延到七月二十六日,那疫苗覆蓋率有機會到達解封條件的25%嗎?微解封開始之後,人民可以自律的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保證不會有另一波疫情的爆發嗎?
借鑑韓國微解封的例子,韓國七月實施微解封卻導致確診數快速飆升,導致首都圈的防疫警戒升為第四級。最新變種病毒Delta已經開始在各國蔓延,共處於同島一命的台灣對於來勢洶洶的Delta變種病毒是否有更充足的準備也是未知數,要是現在還有人民是抱持著搶一時之快享受一己私利的慾望,那我相信微解封帶給台灣人民的將會是不期望看到的結果與更慘痛的代價。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