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周皜臣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周皜臣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民進黨兩岸政策朝向國民黨立場發展?

    2021.03.23 | 10:36

    ▲當年的辜汪會談奠定了九二共識的基礎,如今九二共識卻陷入泥沼。(ETTODAY 新聞雲:圖/記者周怡德攝)   民進黨兩岸政策朝向國民黨立場發展 新任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於3月18日招開記者會,此時機點剛好是中美2+2會談及大陸宣布對台農林22條之後,記者會中邱太三主委針對中國大陸當局表達了民進黨政府在兩岸關係上的善意並宣布即日起恢復大陸人士來台從事商務履約或跨國企業內部調動的申請,其中記者會中也不避諱的提及九二共識,看似蔡政府的對陸政策有了更近一步的變化。   國共雙方對九二共識解讀不同 邱太三主委於記者會中被記者問到政府是否正擬定新論述取代「九二共識」時,邱主委表示「對九二共識的涵義國、共解讀都有不同」,希望雙方能有「建設性的模糊」。此話等於直接幫了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背書,究竟國共雙方對於九二共識的涵義有什麼解讀的不同呢?共產黨於九二共識裡在意的是一中原則,並且這個一中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也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但對國民黨而言,九二共識的精髓是各表,各表的立場是建立在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也因此我們常聽到國民黨立場的人士表示:不會有一邊一國、台灣獨立或是兩個中國,因為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不允許的。也是因為這樣,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也同時符合了九二共識裡的一中原則,只是這個一中是指「中華民國」。其實雙方都認知雙方對於九二共識的解讀不同,就是九二共識所謂「共識」的精髓。簡單來說,國共雙方都了解雙方的立場,且基於雙方交流的需要,雙方都認知彼此沒有共識就是一種共識。   原有的默契(建設性模糊) 記者會上媒體詢問邱太三主委九二共識是否屬建設性模糊,他表示,九二共識在台灣有很大爭議,九二共識這一詞已無法做為建設性模糊。其實九二共識本就是一個雙方基於交流的需求而默許的模糊空間代名詞,既然原來就有模糊空間,為何邱太三主委會說九二共識這一詞已無法做為建設性模糊呢?邱太三主委其實也給出了答案,他表示:九二共識在台灣有很大爭議。但為何九二共識會在台灣有很大的爭議,因為幾次選舉民進黨將九二共識作為選舉的工具,並將九二共識直接解釋為一國兩制,台灣人民當然不能接受一國兩制,照民進黨灌輸民眾的邏輯來看,自然九二共識也不會是台灣人民的選項。   建設性(創造性)模糊=一中各表 九二共識裡的一中各表其實就是一種建設性模糊,根據邱太三主委在記者會上的談話,足以顯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明顯地往國民黨既往的立場「各表」靠攏,但目前看來,對岸如果希望民進黨政府說出認同九二共識是有相當難度的,在時下的輿論環境裡,九二共識可能無法在台灣爭取到大多數民意的支持,因此邱太三主委只期望並關注兩岸彼此雙方能達成建設性的模糊,但是這個模糊如果沒有建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那要建立在什麼樣的前提和條件上呢?兩岸實質到底是什麼關係?此一難題,持續考驗著兩岸雙方的智慧。              
  • 投書 鳳梨之亂 兩岸的危機或轉機?

    2021.02.27 | 22:31

    對岸單方面禁止台灣鳳梨進口 中國大陸的海關總署於2月26日突然發布暫停台灣鳳梨的輸入,其理由為曾多次從台灣進口的鳳梨中檢驗出介殼蟲,為防範大陸自身植物疫情的風險,故停止台灣鳳梨的進口,這看起來貌似合理的一紙行政文書,背後是否藏著兩岸關係的波濤洶湧,值得我們關注。   台灣鳳梨從3月1日開始,禁止輸入中國大陸,大陸昨晚知會我農委會防檢局。圖/農委會/UDN提供   看準台灣鳳梨即將進入採收期 中共出牌 農委會陳吉仲主委於2月26日的記者會表示:「去年10月陸方即有反應台灣鳳梨含有介殼蟲的情況,為何陸方當時不提出取消進口呢?」,去年鳳梨的催花期大約落在10~12月初之間,而採收旺盛期則約莫會在今年4~7月之間,所以陸方當然是看準時機才出手的,因現剛好正要進入鳳梨採收前期,所謂打蛇打七寸,現在停止進口台灣鳳梨讓民進黨當局措手不及,不好處理,且台灣鳳梨的產地大多為綠營所執政,例如:台南、高雄及屏東等地,因此大陸此舉可能也有告誡民進黨政府及綠營基本盤的味道:民進黨當局可以討厭中共,但台灣正在賺中共的錢是事實。根據上述,中國大陸此次的出手應是有意彰顯台灣在兩岸經貿的現實,也著實希望能讓民進黨當局受到實質的傷害。目前也有相關學者擔心會不會有其他水果(鳳梨釋迦)出現類似禁止進口的情況,甚至延伸到其他產業如工具機等大陸相對不缺乏的傳統機械產業。   台灣鳳梨出口至中國大陸示意圖 圖/TVBS     時機點敏感 中共為未來累積籌碼 在蔡英文總統剛調整完兩岸政策人事佈局的一個禮拜內,北京當局即針對兩岸現階段最核心利益的貿易議題來出手,其中又以農產品最適合作為對岸的武器來使用,應不是偶然,此次蔡政府國安團隊的調整旨在於因應美方對陸方態度轉變,而台灣當局轉向需要對陸方釋出善意,但陸方在鳳梨事件之前並無針對台灣的善意有過多的反應,可能是由於陸方想要加強對兩岸問題的主導權,簡單來說,不是美國要台灣親中台灣就親中,然後中共就要配合美國跟台灣去談,陸方可能有意表達立場在兩岸問題上不是美國說了算,中共說了才算的這種態度,應是北京當局想要塑造的。換言之,就是告訴民進黨政府,在兩岸問題上,台灣要跟大陸談可以,請在不要受美方影響的情況下來談,藉以凸顯在談判上的立場強弱,將這樣的態度建立後,再來進行兩岸的溝通,以利中共主導。與此同時北京當局也可以應付大陸內部鷹派的勢力,並再次表達訊息給美方,兩岸問題是中共口中所謂的“內政“,不容他國干涉。   國台辦針對此次鳳梨事件僅表示是中國大陸的植物防疫考量 圖/UDN     是否是兩岸可能的轉機 身為台灣人,在這件事情上,我們一定對中國大陸未經溝通而單方面取消台灣鳳梨進口感到憤怒,而中國大陸這樣的作為無疑是又再一次傷害了原來已經很脆弱的兩岸關係,我們表達憤怒與不平是理所當然,但是民進黨政府未來也應以更務實的態度來面對兩岸未來的挑戰,盡力避免陸方惡意的政治手段造成台灣無辜人民的損失。但如果換個角度想,這也或許是大陸方面“非善意”提供的兩岸雙方接觸機會,蔡英文政府可利用需要解決這次鳳梨事件的機會,建立與大陸的溝通管道,進行所謂的事務性協商,但可預料的,台灣政府在兩岸貿易的問題並無太多的籌碼可用,再加上如兩岸要進行事務性協商前,陸方可能會需要確立兩岸的政治基調逼民進黨妥協,屆時又會是蔡英文政府難解的一道題。   作者 國家安全青年智庫 研究員 周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