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奚諾特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中國
  • 社會
  • 娛樂
  • 網紅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財經
  • 環保
  • 體育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Newtalk新聞 Google News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奚諾特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他山之石足以攻錯:淺談美國環保署汞與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標準及替代方案

    2020.12.18 | 17:28

    汞與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標準(Mercury and Air Toxics Standards, MATS[1])是美國環保署用以管制燃煤、燃油發電設施(coal- and oil-fired electric utility steam generating units, EGUs)的法規,其草案於2011年提出,隨後引發美國國內相當多討論,後於2012年、2013年曾兩度進行新設法規修正,目前施行版本為2016年發布,該版本並未對原排放限值做修正,僅更新部分說明,使法規更明確。 燃煤發電機組(coal-fired EGUs)因受其使用燃料的影響,可能有多種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可能包含HAPs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且不同污染物的排放量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美國環保署依據污染物特性和在其他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NESHAP)的經驗將EGUs可能排放的HAPs分為五類:汞,非汞重金屬之有害空氣污染物,無機之有害空氣污染物(即酸性氣體),非戴奧辛/呋喃之有機有害空氣污染物和戴奧辛/呋喃。 上述五類中的污染物具有相似之特徵,以同一控制技術均可達到相互效果;例如,用於粒狀物(particulate matter, PM)控制的技術可以有效地除去吸附於固體顆粒上飛灰中的非汞重金屬HAP的排放(沸點高)。煙道氣脫硫技術通常使用酸鹼中和反應以除去二氧化硫(SO₂),該方法對於其他酸性氣體(例如氯化氫(HCl)、氟化氫(HF)、氯氣(Cl₂)等)也具相同效果。 此外,監測燃煤機組之操作參數和煙囪排氣能了解其是否符合標準,故若有較易量測且準確的指標來替代每個HAPs監測,在管制上較易施行且較符合成本效益。美國環保署進行量測指標的研究,因大部分的非汞重金屬其去除率和粒狀物的去除率相關,故以粒狀物做為非汞重金屬的替代指標、HCl或SO₂做為酸性氣體的量測指標;而汞無可替代的指標必須單獨加以管制;另,燃煤發電機組的硫/氯比若大於1,則戴奧辛的生成就會被抑制,故無需尋找戴奧辛的替代指標。 最終美國環保屬將該法規管制之污染物分成三類:(1)粒狀物(或非汞重金屬,或各別有害空氣污染物:銻(Sb)、砷(As)、鈹(Be)、鎘(Cd)、鉻(Cr)、鈷(Co)、鉛(Pb)、錳(Mn)、鎳(Ni)、硒(Se));(2)酸氣(氯化氫或二氧化硫);(3)汞或HF。 其中在非汞重金屬管制部份,依據美國環保署2016年的統計發現,法規生效後,多數電廠均選擇以PM為替代重金屬做為是否合乎標準的判定,亦有超過半數電廠採用粒狀物連續監測結果替代申報重金屬檢測,此三擇一的管制方式,除了對粒狀物及非汞重金屬排放濃度有實際管制效用外,業者亦比較有願意加裝粒狀物連續監測設備以即時監控粒狀物排放,對於異常排放更能即時加以控制,這種以PM監測物質替代重金屬檢測管制的方式,對政府、業者或是環境均可接受管制方式,值得在空污管制上加以借鏡。   參考資料: [1] National Emission Standards for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 From Coal- and Oil-Fired Electric Utility Steam Generating Units and Standards of Performance for Fossil-Fuel-Fired Electric Utility, Industrial-Commercial-Institutional, and Small Industrial-Commercial-Institutional Steam Generating Units
  • 投書 淺談健康風險評估

    2020.12.11 | 17:18

    健康風險評估近來引發許多人之討論,從字面而言,風險為可能發生的危險機率,當然為零最好。依據美國環保署的定義[1],健康風險評估是評估人類可能接觸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對於現在或將來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性質和概率的過程。我們生活的環境中無可避免都存在有或多或少之化學物質,要評估出來的風險為零,幾乎是不可能的情事。 理想狀態下,健康風險評估需基於非常強大的知識基礎(包含污染的性質和程度、在環境中的傳輸及其命運、人類暴露的規模和頻率及化學物質毒性等),但在現實生活中,大部份所掌握的訊息通常僅限於風險評估計算所需的一部分關鍵數據,亦即風險評估人員在進行風險計算時通常必須進行假設及其判斷,因此,所有風險評估在某種程度上都有其不確定性,對於評估的結果均需對其中的不確定性清楚說明,以減少誤解或誤用。 一般將污染物的毒性被分為致癌性及非致癌性兩大類,根據美國環保署於1989年公佈的「超級基金風險評估指南,第一冊,第A部」(Risk Assessment Guidance for Superfund, Volume I, Part A)中,第八章「風險特徵描述」指出,若考慮多污染物與多暴露途徑的影響,可接受之致癌風險目標為萬分之ㄧ(10⁻⁴)至百萬分之ㄧ(10⁻⁶);另外在非致癌部份,可接受之危害指數為1.0,若危害指數大於1則視為有較高的非致癌風險。 由於風險評估的結果並不代表必然發生,亦即致癌風險百萬分之一並不代表每百萬人就一定會有一人罹癌;在致癌風險較高的區域生活的民眾不一定就一定會罹癌,且風險評估又有不確定性,評估的意義為何?其評估的價值在於讓民眾知道所處的風險,形成對可能危害的科學認知,政府單位可進一步進行環境風險管理,經過評估過程確定存在哪些環境風險,檢視可用的政策手段,確定如何以最適合保護民眾健康和環境的方式管理這些風險。   參考資料: [1] https://www.epa.gov/risk/human-health-risk-assess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