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電子煙禁不禁
2020.11.15 | 10:56
最近,台灣對於禁止或開放電子煙的議題爭論不休。而政府納管開放加熱菸,卻禁止電子煙的法案,更激起各方的反彈聲浪。不過,與其將目光侷限在台灣內部,我們不妨將眼睛放到其他國家上,瞧瞧其他國家對於這些新興菸品抱持著什麼態度,又是如何面對的。 澳洲先前為開放電子煙的國家,但他們7月時打算全面禁止「含尼古丁電子煙」,讓消費者僅能透過醫生處方獲取。不過,此項政策,卻引起包括28個國會議員在內的許多人及組織反彈,反對者更發起連署,希望推翻這樣的禁令,並要求將電子煙合法納管。 最終,澳洲政府不僅決定將禁令延遲6個月實施,更成立委員會探討「菸草減害」,分析其他國家在這方面所採用的戰略,其中當然也包括電子煙的部分。 印度政府則在2019年9月便已全面禁止電子煙,他們認為,「這些產品吸引人們使用,在青少年和兒童間流行著。」但是在禁止電子煙後,仍有廣大消費者在印度的各地使用著電子煙產品,印度公共衛生部的官員更指出,印度人依然能在網路上或雜貨店中購買到電子煙。 由於檯面上已頒布禁令,印度目前的這些電子煙,便都是透過走私進入市場,在黑市流動著的商品,使消費者在吸食時可能面臨不可測的風險。 英國對於電子煙則採取全面開放,合法納管的措施。根據英國的法規,電子煙產品皆必須符合最低安全標準,並符合包裝與標籤要求,讓消費者能看到資訊。此外,製造商更需要將產品的詳細資訊報告給英國相關部門。 英國公共衛生部更在今年發布《有關電子煙的8大真相》,表示電子煙確實不是零風險,但它的危害絕對遠遠低於紙菸,文章也提出「電子煙能卓越的輔助戒菸」、「電子煙無二手菸問題」、「青少年吸菸比例不會因電子煙上升」等說法,英國更強調,完善電子煙的法規是非常重要的。 從上述三個國家的案例,我們可以明白,與其和印度一樣全面禁止電子煙,讓其在地下市場流通,不如像英國政府那般完善對電子煙的控管。如此一來,政府不僅能抽稅,更能有效保障消費者的安全。此外,若真的貿然禁止電子煙,也非常可能引來反對者的連署抗議,最終落得政府與人民兩方鬧得不愉快的局面。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