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陳顯平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陳顯平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柯文哲放任里長成為土豪劣紳 憑什麼談新政治?

    2020.06.20 | 14:06

    台灣民主化進程中,台北是一座最進步的座標,不僅是首都光環,更因為台北工商密集,廣設大學,人口結構菁英薈萃,願意接受最先進的思潮,台北市民在威權時代選出黨外市長高玉樹,培養出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三任總統,2014年推舉超越藍綠的柯文哲,2018年選出時代力量林穎孟、黃郁芬、林亮君(現已退黨)三位太陽花世代年輕議員,在一個引領全台灣民主實驗的聖地上,卻因為特殊的權力食物鏈,里長制度成為數十年妨礙台北進步的灰色地帶。   里長不是民意代表,沒有權限監督市政,必須和合法的民意代表合作,中央議題請立委幫忙,地方議題請議員幫忙,里長無行政權,不熟悉市政分工,需要民政局派里幹事駐點施政。各位看到這裡,是否想問里長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在政府資訊與民智不發達的時代,久居數十年的里長了解地方事務,可作為民眾與政府的溝通橋樑,此刻里長對市政的貢獻式微,權力卻絲毫不減,造成亂象頻傳。   現在的台北市民如何與台北市府溝通最有效率?   市民需要陳情時,僅需撥打1999專線,保證列管必給回覆,執行力高昂屢屢被他國政府作為借鏡,比搞不清楚局處職責的里長更加可靠。   民眾若遇到建設經費、重大政策的陳情,只要打電話或傳臉書訊息向選區市議員陳情,大多能得到善意回覆,台北市63位市議員,每位議員的助理費足以聘雇4-6位全職助理,議會大約聘有三百多位公費助理,等同有有四百多人服務民眾。   難道24小時1999專線+議會四百餘人+四百多位民政局公務員里幹事,還不足以為市民解答各項市政疑難雜症嗎?   柯文哲怎能容許台北市民被閹割掉選擇里長的權力?   里長足以代表民意嗎?台北市2018年市長與市議員選舉競爭激烈,但里長選舉竟然高達34.21%的選區僅有一位候選人登記,也就是從繳交保證金當天就已經當選,甚至一位里長連任幾十年,沒有經過民主競爭與政見辯論,形同閹割台北民眾的投票權。   以台北市最精華的大安區為例,2018年竟還有好幾位接近七十歲的高齡里長同額參選,例如義村里潘明勲(1952年生)、誠安里李有福(1957年生)、錦安里龔志慧(1955年生)、龍淵里汪吉秋(1953年生)、黎元里柯邱素鑾(1951年生)、建安里溫進亮(1949年生)。高齡里長如何為居民帶來創新的服務?同額參選如何呈現民意代表性?   里長制度為何扭曲? 里長不具備質詢市府官員的權力,所以市府大可不理會里長的無理要求,但里長認識不少居民,成為議員眼中的票倉來源,被高高捧在手掌心,以大安文山區為例,13位議員看似高高在上,但每個里只有一位里長,里長可以選擇挑選交好的議員來做鄰里服務,像修路燈這種小業務,里長可以決定給交好的議員辦公室來向市府爭取,議員再對外宣稱政績。這不但是劃地為王,同時也剝奪掉其他議員服務里民,以及里民選擇好議員的權力。   里長時常舉辦長者參加的共餐、遊覽車出遊、免費贈品、社區健檢活動,擁有一群愛參加活動的高齡長者名單,在選舉時可以透過耳語擴散及活動集結到許多老人家出席活動。里長也可以決定將鄰里的紅白帖、旅遊活動、宮廟活動各種資訊發邀請給交好的議員辦公室。   許多公費議員助理為了爭取更多露臉機會,領著納稅人血汗錢,整天跑到里長辦公室泡茶喝酒瞎扯蛋,運用議員辦公室的權力,幫著里長虎假虎威刁難市府公務員,強迫公務員變更預算跟時程,甚至處理遊走法律邊緣的陳情,只求里長賞賜為民服務跟活動致詞的機會。台北市民為何可以忍受這種顛三倒四?   民眾也許要為里長叫屈,里長也和議員合作爭取許多市政建設,但台北市財政預算的餅就這麼大,里長找議員爭取到一項建設,必然排擠掉另一項建設經費,提前完成一項工程,必然延宕另一項工程的進度,只是市民沒有看穿這個市政預算的魔術方塊,才以為里長幫里上爭取到了不起的建設。   柯文哲不能逃避處理里長弊端的責任,里長即使無黨籍參選,其實大都有藍綠政黨偏好,柯文哲乘載著台北市民對新政治的期望,才能在缺少里長支持下連任兩屆市長,如果任內不根除里長亂象,台北市的民主成果要如何前進?   里長制度已經成為台北新政治最後一塊陽光照不進去的角落,每個人都有責任去面對,現任議員也不妨培養助理參與里長選戰的能力,助理通常年輕又有服務熱忱,擅長使用網路又有處理市政的專業,很有機會成為比老里長更棒的服務者。   年輕人參政也不要嫌棄里長位階太低,議員競選雖多席次,但競選經費達數百萬且缺額有限,參政不妨從競選經費僅需數十萬的里長開始選起,在台北市僅需一千多票即可勝選,每月有四萬多元津貼,當選里長後多舉辦年輕人喜歡的鄰里活動,跟著年輕選民一起成長,有朝一日會有機會問鼎市議員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