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吳岱蓉 | 關於作者 | Newtalk新聞

導航選單

  • 討論區
  • 投票
新增讀者投書

通知

尚未有任何通知,趕快去參與討論吧!

功能選單

無暱稱

Hi,

無暱稱

ID:

會員中心
新聞總覽
  • 政治
  • 國際
  • 財經
  • 社會
  • 中國
  • 生活
  • 娛樂
  • 網紅
  • 體育
  • 科技
  • 旅遊
  • 環保
  • 專欄
  • 影音
焦點評論 讀者投書 議題
討論區 Talk新聞 投票

相關連結

討論區 投票 Talk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新聞 下載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立即投稿
管理規章 隱私權聲明 意見回饋
無暱稱

吳岱蓉

Facebook 信箱 網站 Threads X

粉絲數 0

話題 0

讀者投書 0

獲得讚數 0

尚無介紹

精選文章

粉絲幫倒忙! 韓國第一夫人金建希被爆妄稱救災照片惹議

發布 YYYY.MM.DD

最新留言

  •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

使用標籤

文章

  • 投書 從選秀節目熱潮看韓國偶像文化

    2019.06.11 | 14:28

    作為娛樂產業的龍頭,從引領KPOP風潮的少女時代到攻佔BILLBOARD榜單的防彈少年團,再到今日引發的選秀節目模仿熱潮,韓國一步一步將偶像文化從國內輸出到全世界。    韓國KPOP之所以發達,我覺得有很大的因素是它不單只將偶像當成一個職業,而是將其視為一個產業來看。乃至娛樂經紀公司(SM、YG、JYP)、到代表人氣指標的MELON音源及專輯銷售榜,以及每個禮拜的音樂放送節目打歌再到每年年末的頒獎典禮,韓國將整個娛樂產業面面俱到,等於是直接幫粉絲安排好了一年的行程表,讓你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偶像。    至於另一個核心點就是韓國將偶像娛樂產業的IP產值極大化,開創新一代的粉絲經濟。從音源、實體專輯銷售至海報、小卡收藏,再到演唱會及官咖周邊商品,乃至現今正夯的偶像選秀節目,韓國娛樂產業讓偶像從練習生時期就開始累積曝光和知名度,將偶像從線下到線上所能發揮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而根據韓國GOODDATA調查公司最新所做出的五月最後一週「非電視劇部門」的話題性排行榜,其中前十名就有七名是由來自最新一季熱播的韓國選秀節目PRODUCE X 101成員上榜。    PRODUCE系列是由韓國MNET自2016起所推出的一系列選秀節目,從2016的I.O.I,2017的Wanna One,2018的IZ*ONE再到今年的PRODUCE X 101,不僅在當時引發討論風潮及收視保證外,透過其節目所推出的限定團體,在一出道就擁有「怪物新人」的稱號,直接橫掃當年年末各大頒獎典禮的新人獎,同時也讓人見識到選秀限定團體的商機,引發新的一波韓流風潮。    那為何PRODUCE系列能如此成功呢?乃至各國爭相模仿,甚至不惜花費鉅額資金購買版權呢?    PRODUCE系列跳脫以往的造星模式,將原本由導師來選擇的出道人選,改由為觀眾選擇。透過每天投票的方式,不僅讓觀眾能擁有參與感、讓你有種「陪著偶像成長」的感覺外,也能打造出一組由觀眾票選出來具有市場指標性的「國民組合」,同時也能確保其在未出道前就擁有一群基礎粉絲群。    而自開播以來,從選手到導師,本身都挾帶著高話題關注,不僅帶來龐大的經濟效益外,所帶來的爭議也不間斷,包含黑箱作業、惡魔剪輯等,但同時卻也造成「越罵收視率會越好」的情況發生,而得到的話題性、關注度也會不斷提高,這種牽扯到商業利益的逆向操作手法,往往會導致最終受害者為參賽者本身,而非經紀公司和電視台。    此外,打著國民製作人的口號,但隨著節目本身喜好的剪輯,也進而連帶影響了觀眾在做投票的選擇,也是粉絲間常說的「惡魔剪輯」,節目方可以透過剪輯增減練習生的曝光度,像是讓觀眾看到練習生認真的樣子,或是剪輯練習生吵架衝突的畫面,都會引響觀眾投票的結果,也不禁讓我們反思,透過這樣選出來偶像真的是觀眾所想要的嗎?    但確實隨著Produce系列的成功,除了引發一系列的選秀節目模仿熱潮,像是中國的《創造101》與《偶像練習生》等,同時也帶來了龐大的經濟效益,不僅開創了新一代的偶像文化,也讓粉絲與偶像之間的關係有了新一層的定義。    而與此同時,選秀節目的高重複性已逐漸讓觀眾開始產生疲乏,且透過選人氣而非實力的結果,也讓團體本身的實力良莠不齊,是否也背離偶像本身的初衷?而這些都是未來以娛樂為產業大宗的韓國所會面臨的全新挑戰,至於韓國娛樂圈要如何因應及其轉變方式勢必都將會再引發一波新的韓流熱潮,值得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