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
從黃子佼事件看公眾人物發聲是否有不良影響
2024.04.07 | 17:25
2023年六月,資深藝人黃子佼被爆出性侵、性騷擾等醜聞,陷入me too風波。在經歷北檢傳喚及交保後,北檢於2024/4/3偵查終結,認為其罪證不足不起訴,但同時檢方也發現黃子佼六年來向論壇「創意私房」購買上百部不雅影片,其中甚至有以未成年為主角的影像,檢方針對這部分給予其2年緩起訴處分,並要求黃繳交120萬、寫1200字悔過書。而在這期間黃子佼的道歉貼文下,有不少藝人或網紅替他加油打氣。此案件雖與留言力挺的藝人並無直接相關,但這就代表他們和此案完全無關嗎?恐怕不是這樣的。首先,黃子佼最後被判刑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購買未成年為主角的不雅影片,觸犯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無正當理由持有少年性影像罪」才被處分。這代表其所作所為已經是被認定的犯罪行為了,也代表他算是被法律認定的犯罪者。而這些有著許多影響力及粉絲的公眾人物,選擇公開留言支持一個犯罪者的行為真的妥當嗎?答案在大部分群眾看來絕對是否定的。此行為除了可能誤導他們的支持者外,甚至可能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而支持犯罪者的人們也會變成隱形的加害者。其次,藝人或網紅因為追蹤人數眾多,他們的發言是能夠造成一定討論度的,而引起討論後就會有更多人開始關注,也代表言論風向會隨著討論的人增加而影響群眾,左右許多人的看法。而發聲的公眾人物們一旦針對某事發言,若是沒有查證或仔細思考便隨意發表看法或盲目支持,除了同樣會左右他人的看法外,也會讓人在日後想到此事時便聯想到他們,甚至可能進而造成不良影響,敗壞自己的名聲。公眾人物因為生活在大眾的目光中,他們的一切言行都很容易成為焦點。公眾人物關心時事雖然是好事,但這些有影響力的人除了應該注意自己言行舉止外,更應該避免跟風行為,如果不是有特別查證或關注最好就不要隨意發言,避免隨心的一句話帶起不良言論風向,或是導致自己被人討伐辱罵。
最新留言
專論》 因川普關稅而陷入困境的中國「SHEIN村」
0 分鐘前
在美國、日本等國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中國電子商務網站SHEIN,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而受到沉重的打擊。在中國南部的廣東省廣州市,有一個被稱為「SHEIN村」的地區,這裡密集分佈著為SHEIN供貨的服飾工廠。隨著美國加大對中國的關稅攻勢,一些工廠因為訂單大幅減少而陷入困境。與美國的貿易戰「將傷害像我們這樣的底層工人,並使我們更加貧窮」,面臨失業威脅的移工們心情低落地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