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在抗議聲中就任,但他仍自信滿滿地在就職演說中暢談要還權給人民、創造工作機會、刺激國內投資、追求公平貿易、要求安全共享,而且一切都要以美國優先。這位充滿在商言商思維的另類美國總統,執著於繼續用「推特」來引領輿論,而且似乎有意運用「交易式外交」來解決外交問題。未來美國官僚體系能否有效約制川普的想法是最大關鍵,但這位狂人總統的意向已經攪亂全球政、經、安全秩序的春水。

從競選語言到政權交接期間相關外交議題的發言,川普有意顛覆美國外交政策的主流論述,包括退出歐巴馬時期談判的「泛太平洋夥伴協議」(TPP),還揚言要重新檢討並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訂」(NAFTA)。他揮刀直向中國,宣示要對北京展開貿易戰。他任命的白宮首席策士巴農、國家貿易顧問納瓦洛、貿易談判代表萊撒塞等人都大力批判中國搶奪美國人民工作機會,操作人民幣匯率、造福中國中產階級。

川普甚至接受來自台灣總統蔡英文的恭賀電話,還回批質疑者,除非能夠和中國在包括貿易等議題上達成交易,否則有何必要謹守「一個中國政策」?

若再加上他認為可以和歐巴馬的死對頭俄羅斯總統普亭、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良好互動,川普的外交思想會否過於一廂情願?又或者他真心相信外交關係就是「交易式」關係?那民主、人權、自由、人道等普世價值在川普心中又值多少錢呢?

多年來,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執政,大多支持透過雙邊或多邊協商,以及建構區域性機制的模式來處理國際紛爭。共和黨也許較之民主黨更堅持在必要時用軍事力量來維持國際秩序,例如雷根發展「星戰計劃」、老布希發動波斯灣戰爭、小布希啟動全球反恐戰役,川普的國安外交幕僚也主張要用軍事力量來確保和平。但共和與民主兩黨的作法多是在目標國培植「親美」的勢力,或是在爭議性的區域建立集體制衡的機制,輔以必要的武力嚇阻。

但川普所揭櫫的外交思考似乎多是從談判交易切入,忽略可能面臨的報復和反撲。例如,如果與金正恩的交易談不攏,美國難道要向朝鮮啟動核武大戰嗎?又川普是否有思考到北京也具有相當的籌碼來對付美國的經濟貿易戰?習近平也可以打朝鮮牌、台灣牌和貿易報復牌,屆時川普仍要霸王硬上弓嗎?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檢視,如果川普先行拉高談判籌碼的「喊價」態度,果真換來對手的相對讓步,那他是否真的就在商言商,接受交易?這點從川普過去的在商界談判的模式不難看出。川普在其著作「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中主張重新協商過去不夠好的交易來創造有利籌碼,進而將這些籌碼用來交換真正的自我利益。這對習慣於過去美國領導風格的全球體系來說,面臨了許多不確定因素,包括台灣都忐忑不安,擔心會否成為川普與中國打交道時的犧牲品。

面對川普可能偏重「交易式外交」的新作法,台灣也必須未雨綢繆。例如,「川蔡通話」看似讓台灣議題浮上國際檯面,但川普也曾警告日本、韓國、北約等安全盟邦不能只是「搭便車」,要盡更多義務和負擔。若是川普政府未來挾此態度,要求台灣「吃」下大筆軍售,或是為美國商品打開更多台灣市場時,面對國內反彈聲浪的台灣政府做得到嗎?如果做不到,川普會否翻臉如翻書?又若是美中關係出現緊張、甚至衝突,台灣又如何能不受波及傷害?

因應之道在於,台灣除了必須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向美國展現堅定自我國防決心和行動之外,也要儘快開放國內市場,鼓勵更多台商赴美國投資,這是以其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交易式外交」來和川普政府打交道。另外為了預防台灣真的成為美中談判的交易籌碼,台灣更應該加強與美國國會以及草根社會的關係,讓他們成為有效制衡川普政府的力量。最後,台灣對外關係也應分散投資,透過新南向政策加強與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關係是可行之道,增進與日本安倍政府實際夥伴合作也是重中之重,台灣更應該將更多外交資源投注在個別歐洲國家。

總之,面對「非典型」川普政府的外交轉型,台灣不能故步自封,必須建立前瞻性思維與行動,才能在未來這場充滿挑戰的外交場域中,避免成為強國外交角力的棋子。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作者:端木雲(旅居海外多年,曾從事國際新聞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