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特定目的地的閒逛也是「出遊」的一種情趣。

自從把老爸老媽從嘉義老家接來台北,十多年來,每隔半年我總帶著行動不便的兩老回嘉義與親友聚聚,舅舅姨媽他們也都是年過70好幾80餘歲的人(老媽是長女,今年93歲;老爸於幾年前91歲過世,他是獨子沒有甚麼親戚),我總趁這三、四天的返家(嘉)行,利用下午他們午休時間,沒目的的逛嘉義市街,若經過「感覺不錯」的咖啡店,就停下來喝一杯,看看客人、行人或讀個幾頁隨身攜帶的小說或The New Yorker。

但真的是沒目的逛街嗎?還是在尋找回憶?或許是後者居多,只是自己不願意承認。每當從忠義街舅舅住家走到(大通)中山路,我就想起終年在此路口的一部攤車(在兩側中間各有一個車輪),夏天他賣仙草冰,短暫的冬日則賣紅豆餅(北上後我才知道這是台北人所謂的「車輪餅」)他用的是大紅豆,正確名稱為「花豆」,而不是小顆粒的紅豆。接著就來到西市場,當年小學下課回家後,老媽常要我到市場入口的一家賣各類調味醬、醃製食物的店買味噌,或旁邊一個專賣豆腐的小攤買豆腐(用綠色的葉子包著,再用草繩交叉綁著提回家。)……

抵達嘉義火車站那天下午,天空烏雲密布,雨水傾盆而下(當晚的電視播出嘉義積水的新聞),我在候車室整整停留一個多小時,雨稍歇,才請舅舅開車來接我們;趁此,我仔細看看、也想起那些年出入嘉義車站的時光,無意間在候車室正中央看到一家專賣與台灣鐵道有關的紀念品店,在店門口有三個販售Postcard的立架,陳列無數火車、台鐵車站的Postcard,稱之為「台灣印象」(Images of Taiwan's Travel),當下我挑了數張,嘉義車站這張稱之為「漫遊嘉義」。發現這家賣Postcard的小店鋪真是意外的驚喜,因為在這篇文章之前,我才在「寫書信寄卡片 逐漸消失的手寫情意」一文中寫到在台灣已很難買到卡片,沒想到就有一系列與台灣鐵道有關的卡片出現在我面前。這場大雨或許就是要我停留下來發現這些Postcard。

走出車站,面對著是一大片圍籬,我往左邊原先「公路局」車站的方向走出去(公路局早已遷往「嘉義後火車站」),圍籬上繪著市長涂醒哲的燦爛笑容與宣傳嘉義鐵路即將高架的巨幅看板,預告嘉義市容的前景與新面貌。我腦海瞬間出現還不到一個小時前,自強號列車停靠在才啟用不久的高架台中火車站,我習慣走出車廂到月台走走看看,才驚訝發現列車與月台的間距與高低讓人難以想像,依一般走路習慣一定會踢到月台跌倒;或許是自強號列車,車廂出入口都有站務人員親切提醒,若是「慢車」(今日稱「電聯車」)的乘客呢?

看到這張嘉義鐵路也將高架的看板,不知這個「完工於1933年,為鋼筋混凝土構造,採用<近代折衷式樣>,日本學界稱為<近世復興式>建築,其總站體面積為287.3坪。」的嘉義車站將來會有怎樣的命運?想到此,我特地多買了一張「漫遊嘉義」。(「」內的文字引述自「漫遊嘉義」的圖說)

隔天我寫了幾個字,專程走到文化路的嘉義郵局寄這張嘉義車站的Postcard給住在紐約市的女兒,因為她在3歲前,我請老爸老媽幫忙照顧,而他們就住在嘉義車站旁的鐵路宿舍,自小聽火車往來轟隆的聲音或起站的鳴笛聲入睡或醒來,從小往來北嘉就出入嘉義車站,縱使後來長大與我一起回嘉義看望祖父母,我們也會從鐵路宿舍一個不起眼的門,在鐵道旁看往來的火車;或雙手往兩側拉平,單腳交叉走在阿里山線的小軌道上,比賽看誰能撐得久、走的遠。

這些都將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與回憶,只是高架化之後,火車離我們更高更遠,或許離鐵路員工的老爸在天之靈更近些。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