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臺北市立圖書館結盟與三大超商推出「超商借書」服務,引發出版業界反彈直奔中央部會尋求解決配套,但台北市這號稱冠於全臺的「公共服務創新」,或許一開始對「圖書館」資源與功能,在認識上就出現了本質的錯誤。

圖書館,非完全的公共財,具有排擠性

所有經濟學教科書都會告訴學生,圖書館是擁有「共享性」卻具有「排他性」的「準公共財」(或稱俱樂部財)。也就是,只要申請了借書證,就可以與其他會員一起「共享」圖書館的資源,但圖書館的資源卻同時具有「排他性」,也就是一本書,當A借走了,B在同一個時段就無法使用。北市府提供「超商借書」服務的本意,就是誘使「忙碌上班族、習慣網購的學生族或其他縣市讀者」一起加入共享北市圖的圖書,但當因借書服務的人數若大幅度的增加,就會擴大會員彼此競爭、相互排擠的機會。就像原本擁有1千位會員的健身中心,突然提供健身器具租用且送貨到府服務,進而吸引2千位新會員加入,若原有的健身器材數量不變、使用人數提高,將導致原有或新增的會員想用也用不到。以北市圖來看,最可能受到影響就是低所得學生、弱勢與高齡退休人口。

在政策施行前,較容易占用圖書館資源大多是較有多餘時間退休人口、沒在上班的學生或弱勢,因為他們比一般上班族或其他縣市的會員,更有願意或意志付出「跑一趟圖書館所需的交通時間、車資,以及在圖書館樓層找到那本書的時間與精神」的交易成本,搶得圖書館資源一個月的占用權。但政策實施後,加入的競爭新會員們,只要手邊有網路、願付50元物流費,就可以一起競爭圖書館資源占用權,原本一定要用「腳」與「時間」才能搶到的書本占用權,卻讓有擁有網路且願付50元形成了先行占用的優勢。

因此,北市圖所提出「超商借書」政策,就像原本有一群小朋友正在玩搶椅子,但老師突然說「全台灣的大、小朋友們,只要你願意支付50元物流費,並在網路上完成預約,我們可以請專業物流搬一個椅子到你面前。」一般的驚人之語。

圖書館,是知識的大寶庫,不是外送店

數位資訊快速發展,早年以為會虛擬化、被數位內容取代的傳統圖書館,不僅沒有消失,還在歐美研究中發現圖書館功能層次,反而從原本圖書、印刷品收藏、閱讀空間提供等物理性服務,提升到結合「物理性、虛擬性、文化性」的多元「資訊共享空間」,更有國外許多大學圖書館更把自己定位為培養學生運用物理、數位與社會資源能力的「學習共享空間」,想著怎樣把學生拉進圖書館,學習運用多重資源的素養。

反觀北市府對於北市圖的定位,宛如正在進行商業競爭租書店,標榜藏書質量俱佳、服務加值升級,能讓民眾享有「三大超商就是我的圖書館」的便利。活把北市圖當成像一家擁有亞馬遜大倉儲般規模的網路租書館在宣傳,只想著提高藏書流通率與使用度,不僅立即判了租書店業者的死刑,也可能增加二手書店流通難度。

從百貨公司等零售業者在網路商城、電視購物結合物流貨送到府的夾擊下,實體店鋪集客能力都大幅下降的經驗中,可預知北市府若一心只想提供便民服務,在還沒能提升閱讀習慣前,就給了超便利的送書到你家隔壁的貼心服務,直接給了民眾不進圖書館理由,更可能弱化圖書館在資訊與學習共享空間的功能,也可能造成出版業所擔心的臺灣低價閱讀習慣。

在現今數位世代的生活模式下,提高圖書館書籍出借便利性,或許可以增加國人對於圖書館內的圖書出借率,但在閱讀習慣下降、低薪、高工時的臺灣現實環境中,卻未必保障借書者看完書之後轉而買實體書的意願會增加。沒有經過完整的消費習慣、市場衝擊評估的公共政策,不僅無法達成公共目的,甚至可能淪為與民爭利,壓迫產業存續空間的罪魁禍首。

圖書館真正的價值,不是只是把書本借出去,而是本把想看書、愛看書的人們引進來,成為一個區域居民、一群共同興趣的朋友,想要從書中獲取的知識時,隨時可以去探求的寶庫。圖書館本來就不是商業設施,自然不需要得來速、送貨到府等商業經營的攬客手段。當圖書與民眾之間的鏈結,從那充滿書香的一座座書架的書店、圖書館,轉為放滿零食、生活用品的超商時,會不會讓台灣沒了書香味只剩關東煮味!

本文作者:葉懿倫( 青平台基金會慕哲社會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