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罵人是不對,至少是不好或不是恰當的行為。但批評又是另一回事。

 

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句「不如就去死死耶」,又在政壇掀起一陣波瀾,再次證明台灣話(化)與中國話(化)在台灣這片土地認同的差距,特別是自1949年中國國民黨治理台灣之後,一味以中國文化為「正統」,有意打壓台灣文化與台灣話,台語這句「去死死耶」的戲謔與嘲諷意義又被誇大與宣染為負面意義,特別是在選舉時刻,尤其是出自曾經被視為「皇民化」的柯文哲之口,而被批評的對象又是前台北市長郝龍斌,他的父親郝柏村,就以「皇民化」來形容柯文哲。

 

我受過日式教育的父母,他們都是台灣人,我從小到大,若行為不當或作出離譜的判斷,老媽常罵我「去死死耶」;或者他們夫妻吵架,也常出現「去死死耶」這個字眼,甚至到今天,「去死死耶」這句話常在我與使用台語的朋友間出現,就我的理解台語「去死死耶」通常是指一個人笨到極點的意思,類似華語「笨死了」。

 

我不是台語專家,我無權解釋「去死死耶」的真義與用意,但台語「去死死耶」常出現在就如柯文哲所說「我小時候我媽常跟我說,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去死死耶好了。」

 

中國國民黨被中國共產黨趕到台灣來,以我這種出身在中國國民黨統治下的「皇民化」之子,成長在台語與日語的雙語環境,類似這種台灣人家庭的思維與觀點與當時來自中國、而又以高壓手段治理台灣人民的中國國民黨政權必然存有極大的差異,其中包括軟硬兼施極盡打壓台語、誇大中國文化貶抑台灣文化等等,直到1988年蔣經國過世李登輝上台之後,台語與台灣文化才又從被壓抑的泥土冒出來。

 

1949年在台灣出生的人,對這句台語「去死死耶」應不至於太陌生,你可以不喜歡也可以不使用,但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多了解當地的語言並不是壞事。台灣是一個漢民族為多數的移民國家,中華文化與華語可以成為通行的語言與基礎,但多種語言與多元文化不應只是得到尊重,而且更應該受到鼓勵與鼓吹,並成為引以為傲的資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