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能從書的封面來判斷該本書的內容,但雜誌就不一樣,一本雜誌的調性,封面扮演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

 

今年2月底The New Yorker(紐約客)雜誌邁入90周年,該刊請9位美術家設計9個不同的封面(讀者收到或買到該期雜誌為3張不同的封面)。「紐約客」創刊於1925年2月21日,慣例每年2月最後兩星期的合刊號,是紀念該雜誌的周年慶;封面人物Eustace Tilley這位戴高帽、著高領的仕紳,拿著一隻單眼鏡透視蝴蝶飛舞。這是該刊第一位美術主編Rea Irvin從1834年一幅諷刺d'Orsay伯爵的漫畫得到靈感,畫出這位早期維多利亞裝扮的時髦仕紳,從此這個人物成為「紐約客」的標記。

 

創刊號這張封面再次出現在1989年,65周年慶這期封面,自此至今,很多漫畫家根據此人物而有各種不同造型的闡述成為周年慶封面的特色。「紐約客」的內文也從這期起進入全彩的年代,縱使它還是一本以文章為主的雜誌,每期的幽默漫畫還是以黑白呈現,彩色與否似乎不是重點。

 

「紐約客」誕生於紐約的Jazz Age(爵士時代),創辦人也是第一任總編輯Harold Ross(羅斯)希望辦一本幽默諷刺的都會雜誌,封面要能展現紐約迷人的生活風格。1989年「紐約客」創刊65年,出版The Complete Book of Covers from the New Yorker 1925-1989(紐約客65年封面全書)這本厚重的書,逐年逐期收錄了3277幀封面。從它的封面可以看出時代的轉變,創刊後沒幾年紐約華爾街股市崩盤進入「大蕭條」(1929-33)、不久接著二次世界大戰,「看出」宴會的年代已結束。歷經這些重大變化,隨著消費(與廣告)時代的來臨,中產階級的興起等等因素,「紐約客」的內容也變得更機智、思考而成為一本嚴肅的雜誌,封面的取材也逐漸擴張到紐約曼哈頓以外的地區。

 

從會看報開始,我就偏好國際新聞,在沒有看到「紐約客」雜誌之前,常看到許多國際媒體引述「紐約客」如何如何說。1970年代我從台北牯嶺街舊書攤發現這本全是英文字海、內頁有許多我看不懂的幽默漫畫的雜誌(當時只覺得它的封面蠻吸引我),看這本雜誌不是自討苦吃就是太不自量力,我還是選Life、Look、Time這類有圖片的雜誌,可以看圖識字學英文。

 

雖是如此,每次在舊書攤發現「紐約客」,我總會挑那些吸引我的封面把它買下。90年代初期,Tower(淘兒)唱片行入台,同時也引進許多英美雜誌與周日版的報紙,其中就有「紐約客」。1990年好友許振輝到美國深造,之後在紐約「世界日報」工作(迄今),我請他幫我訂閱一年(1992-93)的「紐約客」與美國版的Time,每兩星期共4本空運寄給我(去年我們在紐約見面,我總對他千謝萬謝,雖然在美國訂雜誌很便宜,但每次空運4本雜誌,郵資很可觀,1年下來是一大筆錢)。

 

我收集書報雜誌與剪報之多已讓家人無法忍受,多次提出警告要我清理否則她們要動手全部肅清。2012年,女兒移居紐約前夕,加上已進入網路世代,我終於狠下心清理書報,包括訂閱30幾年的Time與收集不同版本、當年警總查禁我費心收藏到的Time、Newsweek,10餘年的Vanity Fair、Vogue等等全部拋棄,唯獨對The New Yorker狠不下心丟掉它。我經過一段時間的翻閱,有些整期留下,有的只保留封面。

 

美國知名作家John Updike在為「紐約客65年封面全書」寫了一篇長序,這位也是「紐約客」的作家說,你會有為丟掉過期的「紐約客」而煩惱嗎?那要怪它的封面,因為它那豐富的機智與才氣縱橫的格調,丟掉它實在太可惜。不論是該刊還是其它媒體已有不少文章探討「紐約客」的封面作品與畫家,如2005年80周年那期有4篇文章4個主題分析「紐約客」的封面,包括藝術鑑賞(介紹該雜誌的封面畫家與作品),與該雜誌的3個主題封面:愛與浪漫、旅行、書與閱讀。

 

墨西哥旅遊局在今年90周年這期刊登6頁的Vivan las Artes廣告專題,介紹從1925年(這年紐約客問世)以來、每個10年,該國具有代表性的藝術、文學、音樂、電影,當然最重要的點出它發生的地點才有助旅遊的推展,最後一頁是今年藝術活動的熱點。不止墨西哥,很多中美洲國家常在「紐約客」刊登文化、藝術、餐飲等主題的旅遊廣告。Neutrogena(露得清)在70周年這期(1995)刊登8頁的廣告,其中有3頁是該品牌於1956、1966、1972曾在「紐約客」登出的黑白廣告。這期還有20頁的「70年平面廣告史」廣告專刊,其中9頁是文章,其餘為產品廣告。

 

「紐約客」雖然也評論時事,但不像時代雜誌或經濟學人這類以報導該周世局為主軸的新聞性周刊,因此「紐約客」不像後兩本雜誌在海外印製發行國際版服務世界各地的讀者。台灣有書報進口商引進「紐約客」,但台北人通常要晚兩到三星期才看到它。

 

Cond'e Nast集團(旗下有Vogue、GQ、W等數十種雜誌)董事長S. I. Newhouse於1985年費盡手段以1億4千2百萬美元買下「紐約客」,當時引起美國文壇的震驚與憤怒。兩年後任命Robert Gottlieb接替William Shawn出任總編。Shawn於1952年從創辦人Ross接下第二任總編,到交棒前後35年型塑「紐約客」的風格,也因此當發佈Gottlieb接任總編,該雜誌員工與作者有一百多人示威抗議認為Gottlieb不適任(我於1987年1月在「自立晚報」副刊寫篇長文敘述這段始末)。

 

來自英國的Tina Brown於1992接下Gottlieb總編一職,首次任命攝影師Richard Avedon為該刊的全職員工,也是一大變化,Brown讓「紐約客」更具話題性與時尚感,讓老一輩的讀者與作者很難適應,但也莫可奈何。現 (第5) 任總編David Remnick於1998年接任,他曾擔任華盛頓郵報駐莫斯科特派員等媒體要值,所寫的Lenin's Tomb:The Last Days of the Soviet Empire(台灣有中譯本)獲1994年普立茲獎,是當今美國政壇的評論高手。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