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就如印度旅遊局在海外廣告Slogan的主題Incredible !ndia(不可思議的印度)。它的不可思議或難以想像,連英文India的I都用驚嘆號!來取代。身為一個遊客若以為遊印度可找到答案,結果還是許多的問號。最近讀美籍印裔Bob Miglani(鮑伯 米格尼拉)的書「我在印度,接近天堂也看見地獄」(日月文化集團出版,199頁,定價280元),原來這位出生在印度的作者也認為「對大多數印度人來說,世界上沒有毫無疑問的事。」
 
絕大多數的外國人對印度的接觸與認知,從交通到信仰儀式與生活方式最常有的結論可能就是「混亂」。英文原著的書名就是Embrace the Chaos:How India Taught Me to Stop Overthinking and Start Living。看來要認識印度得從「擁抱混亂」開始。作者從美國在多次回印度出差、醫院拜訪客戶、參加親友婚禮與家人朝聖等各種不同場合的體驗,用12章節表達他所發現的三個原則:人要學會「接受、別想太多、向前走」,在混亂中就如一位印度司機所言「我唯一能做的,是做好準備,只照顧好我的車子與乘客。」因為你無法控制混亂,但你可以控制自己。
 
作者所描述的印度路況與婚禮,與我在印度的體驗心有戚戚焉。你不能用台灣或歐美的經驗看印度的高速公路。我們的經驗高速公路只有汽車才能上路,但在印度舉凡有腳有輪子能走動的都在高速公路看得到,除行人外,我還看到任何種類的車子,駱駝、牛羊,甚至逆向行駛的公車。我們已習慣不常按喇叭,但印度很多大型車子後面都寫著「請按喇叭」。繫安全帶是絕無僅有的事,我們租用的一部中型遊覽車,與右側司機同行的一位工作人員,坐在左前方,他用木板搭在原有的座位上,因此高度與駕駛台同高,我觀察他的功能是:幫司機注意左側來車、當車子陷在車陣他把手伸出去,要左側來車讓路(通常谁也不讓誰)、車慢行時趕走蜂擁而來的乞討兒童。印度的路況與司機開車的神勇,讓這群從紐約來的遊客驚呼連連。就如本書作者所描述「我回頭看後座的乘客,他們本來臉色就已經蒼白,如今血色盡失,更顯蒼白。」
 
作者一家人到偏遠的山區朝聖要搭機回新德里,由於受大霧影響,班機無法起降,作者以美式或我們習慣的問法希望得到一個精確的答案,也就是班機是否取消?但機場人員的回答不是今天班機不飛,就是今天沒有班機,有霧,也許晚一點飛,也許明天飛。永遠得不到精準的答案。作者要求退票改搭火車,也無法如願,機場的人員告訴他「班機要正式取消才能退票」,他再三請求該服務人員請主管商談,最後才同意退票還錢改搭火車回家。這段經驗讓作者「被迫放下計畫,停止理解事情何以出錯,單純接受事實時…在一切的運氣和機緣中…懷抱信心繼續往前走。」以印度人這種「一切到最後都會解決」的個性,不會發生像台灣人或中國人大鬧機場或罷機的行為。
 
本書作者夫婦從美國回印度參與家族親人的婚禮,婚禮儀式複雜冗長、狀況百出,已習慣按部就班美式風格的他,與印度親友、男女主角了然於胸享受過程,見招拆招忙亂中仍有美好的結果形成強烈的對比。不過作者描述的婚禮過程讓我想起我跟著女兒到德里參加女婿哥倫比亞大學MBA同班女同學的婚禮。
 
那次前後兩天兩夜(據印度朋友說,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的宴會、舞會、儀式讓我們這些外人看得眼花撩亂,就如一場寶來塢驚艷有趣、華麗豐盛,只是我們既是觀眾也是演員。女方母親是醫生、父親是一家美商的總經理。我們住進德里Taj酒店後,每個人在旅館房間內都有一封婚禮儀式的時程、穿著需知等等。僅這兩天兩夜的活動,就在三家不同的高檔酒店舉行。婚禮前夕的「指甲花與跳舞之夜」,包下一家國際酒店一樓的大廳與游泳池,有樂隊、專屬的Open Bar整晚提供酒水、請3位彩繪師為女賓客彩繪指甲與手臂、提供五顏六色的金屬手鐲免費送給女賓穿戴。當地女性穿著紗麗與多樣色彩的裝扮與金飾更是充滿異國情趣,唱唱跳跳吃吃喝喝到深夜兩點才結束,整晚就是一個流程,誠如作者所言「你不知到目前是甚麼狀況」。儀式在另一家國際酒店的戶外草地舉行,須著印度傳統服裝或正式裝扮,因此婚前已為這些與會的外籍賓客量身製作印度的罩衫(男)與紗麗,我是「臨時起意」但是受歡迎的客人,現場有一位男師傅專為男性賓客包頭巾,我雖穿西裝打領結但也有一絲印度味。晚上的喜宴在Taj酒店的宴會廳舉行有Open Bar、有DJ,男女老少吃喝聊天隨性跳舞或向新人取哄。
 
  
 
這本書是作者身處美國與印度兩種不同的文化與生活方式,歷經美式的凡事都要有計畫,如今再重新檢視印度人的生活態度的體驗與觀察,有別於台灣市面的一般旅遊書或商業管理或是談印度宗教靈修的書,因為它是活生生又是真實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