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林育瑄台北20日電)近來火紅的公視大戲「斯卡羅」中,大股頭卓杞篤說:「土地從來不拒絕任何種子」。在屏東有間國小,將教科書做為復興種子,誓言藉由學校教育傳承部落知識,讓孩子認識自己是誰。

今年剛從屏東縣三地門鄉地磨兒國小畢業的羅羿勛,家中放著一份特別的手工地圖,牛皮紙上,黃色絲線從台灣向著菲律賓、新幾內亞延伸;在斐濟停留後,另一條紅線朝著復活島與紐西蘭前進。這是4年級時,羅羿勛因為對南島語族的遷徙感興趣,自己研究繪製的地圖。

這份不尋常的作業,緣於一套獨一無二的排灣族本位教科書,和漢人課本的選材差異甚大,羅羿勛的課本將傳說編成課文,石板屋與南島語族都是課堂的一部分,要讓孩子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探索部落的文化。

本位教材把生活元素變成課堂一部分。羅羿勛最拿手的國文課,有篇描述洛神花採收期人力短缺,讓部落發展出「換工」傳統的課文;他陪著VuVu(祖父母)上山農作時,親眼見證換工如何進行,課本上的生硬文字頓時成為日常生活延伸,也成為他印象最深的一堂課。

在山上長大的Vikung是羅羿勛的同學,被老師稱為昆蟲專家的他,最喜歡充滿實驗與手作的自然課,課本教酵母菌,老師就帶著他們做麵包;而文化就是認識生活,死板的教材遠不如部落生活與老人家真實,學校位在部落旁邊,部落是最棒的戶外教室,VuVu則是最好的導師。

在漢人課本,蕃薯是物質貧乏時代重要糧食。但在排灣族,芋頭才是最重要食物,排灣族的烤芋頭窯透過烤乾芋頭的水分保存食物,這也成為本位課本的教材;老師則不錯過任何機會,領著學生們走進部落,要他們實際問問長輩,為何祖先會設計出這樣的工具。

「VuVu他們就會用梯形,然後在上面是比較小的芋頭,底下是比較大顆的芋頭,它會形成一個平均受熱的樣子,比較不容易焦。」Vikung解釋,這是學生研究很久,並訪問許多耆老後才得到的答案。

熟悉,就不害怕學習。學習落差源於沒有給孩子有興趣的環境,因此,把生活與知識間的距離拉得這麼近,也包含編輯想讓孩子透過熟悉事物學習,培養出「不害怕學習」能力的期待。

喜愛親近大自然的Vikung說,在不同的主題課程裡,他最喜歡狩獵文化、甚至參加小小獵人營隊,裡面有許多耆老向孩子分享,如果在山上出了意外該如何求生、怎麼分辨植物能否食用,甚至教導他們陷阱的製作方式。Vikung也和部落長輩上山打獵,對他而言,生活就是不斷印證在課本學到的事物。

在傳承文化外,原住民正名運動、偏鄉醫生都被寫進課文。羅羿勛最喜歡國語課文裡的「超人醫生」,排灣族籍醫師徐超斌奔波改善台東醫療環境,並籌畫興建南迴醫院的故事。

在國文課結束後,老師更將課堂延伸,帶領學生到台東親自去問問徐超斌,為何願意放棄優渥的薪水留在偏鄉服務。

這是個大哉問:學習原住民的東西,孩子會不會跟不上其他人?Vikung與羅羿勛絲毫不認為學的東西比別人少,除了更了解自己的根源,面對陌生題目,學生坦然自信的回答:「我都會」。

首批使用本位教材的學生在88風災侵台那年誕生,兩年前,他們展開「vusam有個夢~我畢業我決定」圓夢計畫。Vusam是排灣族語的小米之意,學生們自詡本位課本播下的種子,想要親身驗證世界是否如同課本描述的樣子,也要讓外界看看,本位課本培育出什麼樣的「作物」。

為了達成夢想,學生們自製商品擺攤籌措經費。在畢業前夕,這群小學生爬上排灣族聖山、屏東縣北大武山,並以畫筆留下心中對北大武山的印象,布置成畢業展覽。

此外,一套特殊的畢業服裝,也是圓夢計畫與課程的一環,學生與VuVu協力花費2年時光,一針一線編織出屬於自己的畢業族服。

學生們想要看看世界、去拜訪其他的部落,在原定計畫裡,學生要到其他國家拜訪「遠方的親戚」,尋找同屬南島語族的族群,卻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打斷。

但Vikung說,雖然不能親身前往,他已經從課本上認識了國外的原住民。而在圓夢計畫裡,Vikung最喜歡去蘭嶼的經驗,來自山上的孩子去拜訪屬於海的部落達悟族,看了核廢料儲存場,也在旅程中聆聽關於飛魚乾及馬鞍藤的故事。

如同南島語族不斷的遷徙,在地磨兒國小的教學試驗成功後,民國110學年度起,屏東縣力里小學等25所原住民重點學校,將開始使用排灣族本位教材。

此外,在第一批「小米」收成後,新的種子預備播種,編輯團隊在完成排灣族本位教材後,展開新的3年計畫,要替魯凱族孩子編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教材。(編輯:林克倫)11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