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近半年、11回合的談判,美中貿易戰依舊走上國際社會最不願意看到的結果。自認已經給予北京多次機會,延遲提高中國輸美產品關稅稅額的美國總統川普,在月初中國貿易談判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抵達華府前,拋出震撼彈,宣布於5月10日起,將總值2,000億美金的中國輸美產品,課徵25%的關稅。此一決定從原本1月1日延到3月2日,最後終於在川普聽到幕僚報告中國對部分協議條文反悔,有意重新談判的訊息後,做出懲罰性的宣布。 

不僅如此,川普還下令美國貿易代表署開始列出其他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準備在適當時機也課徵25%的關稅。果真如此,幾乎所有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都會被課徵10%到25%不等的關稅。號稱「關稅人」的川普擺出強硬態勢,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喊話,希望在6月底於日本大阪舉行的「20國集團」(G20)高峰會時,能夠有善意的回應。 

據傳片面撕毀美中談判協議草案的正是習近平本人。癥結點就在於華府堅持北京必須在協議中,具體承諾透過立法來解決強制外資技術轉移以及違反智慧財產權的爭議。美方更要求中方必須修訂網路安全法、反恐法以及3月北京兩會舉行時通過的外商投資法這三項最具指標性的法律。尤其是後者,在針對外資企業的國民待遇部分,「外商投資法」規定對外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並宣示外資可同等享受政府支持政策、平等參與標準化與政府採購等,同時享有與內資相同的融資便利。但此法仍保留國安審查機制,甚且沒有明確定義國安審查權限。此外,外界也質疑當此法下放到地方政府時,會否仍優惠內資與國營企業。換言之,北京只是敷衍華府,在「結構性改革」的法制化步驟上虛應了事。

顯然習近平無意在此議題上做出讓步,又或者他不滿意劉鶴先前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澤達成的初步共識,當然更有可能的是他和劉鶴扮演「黑白臉」,讓中國民眾相信習近平在最後關頭有守住國家利益。畢竟如果中國真的在這三項法律上做出配合美國的修訂,可能嚴重衝擊中國共產黨盤根錯結的國營企業體系。更重要的是,中國之所以能夠發展其高科技產業,正是透過強迫外資技術轉移、竊取智慧財產權,再轉嫁補貼給國營企業,作為實現「2025中國製造」的資源。

如果習近平在此一涉及中國政商結構與國家發展的議題上讓步,除了被美國攻破其「中國夢」的願景之外,更要承擔內部民族主義以及共產黨其他派系反彈的風險。只不過習近平誤判了川普的鬥志和決心,以為再使出「拖字訣」和口惠不實的舊伎倆就可以消耗川普的耐心。這也反映出自從川普上任兩年多來,中方用盡各種管道和方法,想要理解這位非典型美國總統的談判行為模式,結果證明依然失敗。 

殊不知川普團隊早就沙盤推演,華府本身也具有更優勢條件來和北京打持久戰。首先,在貿易上給予中國極大壓力,已經是美國朝野共識,即使民主黨國會議員也都贊成川普對中國採取強勢的貿易施壓,川普對中國採取的制裁作為,更獲得56%美國民眾支持。

其次,川普識破北京的算計,公開挑明北京不想讓他連任,只想跟下一任的民主黨總統談判。但川普也強調,無論是已經宣布參選的前副總統拜登,或是未來民主黨總統,在面對中國時都沒轍,只有他才能捍衛美國的利益。

復其次,川普也深知貿易戰再打下去可能會兩敗俱傷,但他自認美國的「體質」較好,不僅美國經濟持續旺盛,失業率也再創半世紀來新低。就算是中國也針對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輸中國產品,祭出提高關稅的報復措施,而且關稅大戰可能引發美國國內物價上漲,川普仍向可能受到衝擊的農業州選民動之以情,輔以補貼的協助,減少貿易戰可能給他總統連任選戰帶來的影響。

尤有甚者,川普團隊深知美中貿易戰的本質,是要遏止中國崛起對美國造成的威脅,特別是在高科技與網路作戰方面的挑戰。川普15日簽署「保護資通訊科技與服務供應鏈」的行政命令,以阻止美國企業與某些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重大風險的外國電信商做生意。雖然川普政府未指明企業或國家,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外界咸認美方此舉係針對中國通信巨擘「華為」,這當然也會升高美中貿易緊張情勢。 

最重要的是,川普看清楚習近平的國內處境。中國經濟情勢持續陷入低迷,股、匯、房地產市場和債務問題日益嚴重。外資、乃至中資紛紛出走中國,或是轉移生產其地,從中國以外的市場出口貨品到美國。即使中國是威權主義國家,習近平仍然是黨、政、軍一把抓,但貿易戰打得愈久,壓力可能愈是在習近平身上。習近平面對貿易戰不能輸的面子考驗,以及國內蠢蠢欲動的民怨,形同走在政治的鋼索上。 

也因此即使被中國網民痛罵是「賣國賊」,劉鶴仍然得硬著頭皮前往華府,表面上維持談判沒有破局的態勢。但事實上,整個美中貿易談判的天秤優勢已經倒向川普這一邊。在下個月月底G20會議到來的這四個禮拜,將是習近平的頭痛時間。但從美中關係愈發分歧的走勢來看,美中貿易戰平和落幕的機會渺茫,因為它攸關美國如何壓制中國對其在科技、軍事乃至全球領導地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