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空污大遊行即將在12月17日在台中、高雄兩地登場,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和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等團體今天召開記者會痛批,環保署一再愚民,誤導國家領導人!把空污來源推給境外污染源,而為了化解遊行壓力,行政院趕著送出放水版「空污法」修正草案,罔顧中南部本土污染嚴重、國人健康受損的事實。環團進一步提出,要求中火、麥寮、興達等燃煤電廠在秋冬風速低時應減排五成。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揭露不只中南部PM10惡化,全台臭氧超標天數也增加,僅剩台東符合美國標準,南北空品差距再拉大,而臭氧不會飄洋過海從中國來,而是典型的本土污染,環保署還要將責任再賴給誰呢?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抨擊,台灣人均碳排高,節能減碳不力,污染嚴重,社會要求中火減煤的壓力日增下,中央卻在遊行前將污染來源定調來自中國多、不是中火;環保署根本是聯合高層欺騙人民,而在人民空污意識覺醒,要求治理的聲浪日益升高之時,而中國霾害對台影響已日減,政府把將污染源頭指向中國根本是不負責任,模糊治理焦點。

針對賴清德院長說「就算停掉所有火力發電廠,只能減少2.9%空污」的說法,葉光芃引用美國數據資料反駁;美國2013年電廠PM2.5排放約佔12%,硫氧化物佔比高達70%,台灣八成 電力來自火力發電,怎麼可能空污只佔2.9%?葉光芃再指出,台中電廠PM2.5年排放量1841 公噸,佔台中全市20.2%,代表中火全停掉可減少台中市2成原生性PM2.5,更何況中火的硫 氧化物的佔比更高,更能減少大部分的衍生性PM2.5。葉光芃並引用中研院研究員劉紹臣的看法,暖化會造成風速降低,PM2.5濃度會偏高,污染排放若不減半,很難看到效果。

 葉光芃強調,AQI為六種污染物的綜合指標,不能只看PM2.5,​今年不只PM2.5未改善,臭氧和PM10雙惡化,台 灣​整體空氣品質並未改善​,環保署不能自我感覺良好。南北空品差距更拉大,撕裂人民的健康,強調台灣的空氣品質​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公平正義問題,​空氣品質更需要轉型正義​。葉光芃以環保署2010年資料說明,假使數據為真,高屏空污重災區的境外污染佔25% ,本土污染佔75%才是治理重點,扯境外是在模糊焦點。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執行長楊澤民博士指出,政府將PM2.5霾害問題推給中國,但臭氧是當天生成的二次污染物,僅在陽光照射下短距離生成的,絕對不是中國飄來的,臭氧本土生成不能推給境外。而根據環保署的測站資料顯示,今年臭氧高值雖有降低,以台灣或以美國2015年的新標準來檢視,超標日數卻是增加的,而且發現中部多處測站臭氧增加,顯示境內工業污染變嚴重, 唯獨台化下風處彰化站和南投站是大幅明顯減少下降的,推測應與台化三座燃煤鍋爐關閉有關。

除台東外 全台臭氧超標淪陷

以縣市分析,可以發現除了台東外,所有縣市臭氧超標日均比去年多! 也就是臭氧惡化的情況幾乎全台都淪陷!連陽明站都超標78天,整整比去年多出30天!若扣 除交通和公園站,苗栗以北超標日平均約50天,台中以南為92天,顯見中南部臭氧超標問題 比北部嚴重!一年有高達三個月臭氧污染濃度高。

 楊澤民打臉環保署,WHO的臭氧建議標準是50ppb,臭氧增加,衍生性的PM2.5也會增加。截至11月的數據,台灣的8小時臭氧均值已超過 WHO嚴格的標準。美國醫學組織美國肺臟醫學會多年前已要求以更嚴格的60ppb作為標準(第四高值),最後聯邦政府折衷採用70ppb,ALA 並不滿意,因對健康的影響要低於60ppb。環保署多年來堅持台灣的臭氧標準60ppb比美國70ppb嚴格,殊不知二者的判定計算方式並不相同,台灣是以平均值計,美國是用PR98來看,在統計學上的意義天差地遠。環保署官員日前終於私下承認錯誤並道歉,但沒有公開承認台灣的臭氧標準遠落後於美國。

環團表示,台灣空品標準太過寬鬆,18年未檢討加嚴。而空保處長八月說要檢討空氣品質標準,一直沒有推出更新版草案。楊澤民諷刺,難道台灣人的體質特殊,不怕PM2.5和臭氧的危害,也無懼衍生性PM2.5生成?他指出,今年雙十節前後,大里臭氧濃度全國最高,臭氧的生成要有機揮發物,增加的原因為何?環保署必須出來講清楚。

楊澤民指出,最近高層以中國境外污染對台影響大的言論,已遭學者和環團撻伐,因為環保署錯誤引用2010年過時的資料在2017年來談中國影響大,罔顧科學數據的時效性,既不精準又不符合科學,丟盡台灣 科學界的臉!當前只有公衛學者詹長權,環工學者莊秉潔是少數敢說真話的,學界任憑國家領導人和發言人于國勇胡說八道,是環工界的恥辱。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強調,臭氧不會飄洋過海從中國來,而是典型的本土污染,環保署還要將責任再賴給誰呢?   圖:陳香蘭/攝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強調,除了苗票以北,中南部空氣品質節節敗退,的空污問題越來越嚴重,。   圖:陳香蘭/攝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指出,南部的PM10高出北部太多,只有北部才能見到 藍天。   圖:陳香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