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農權、台灣國!耀伯一生的夢想與奮鬥目標。這一路走來的心路,化做一篇篇文章,耀伯要出新書了,預計11月由玉山出版社發行,感謝所有人的一路扶持,更感謝所有支持耀伯新書的好友們。

農村生活體驗營!大學生關心農民處境

1988年5月農民事件後,大學校園裡激辯農村問題的風氣高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特別在暑假舉辦「農村生活體驗營」,其中9位大學生交由「高雄農權會」安排寄宿農友家裡,實際參與農務工作,體驗農民生活以及田野訪談農民困境。

這群大學生裡,有兩位女學生,後來在戴振耀的政治志業上,成為非常重要而密切的伙伴關係。一位是當時就讀台灣大學的林滴娟,另一位是輔仁大學的李宜樺,兩人都在戴振耀首次參選「增額」農民立委時,參與助選並發揮很大的戰力。

「農村生活體驗營」的兩天研習課程後,林滴娟跟其他8位學生一起到高雄縣農權會,並由時任副會長的戴振耀安排,分別到大樹、大寮、燕巢、彌陀、阿蓮等5個村中居住。她在體驗營的工作日誌裡,有幾段這麼寫著:

女大生林滴娟眼中的阿耀

「阿耀黝黑的臉上,有草地人熱誠樸拙的笑,言談中透著飽經煎熬歷練過的生命力,靦腆而又自信,充滿成就感的講解『認識農權會──兼談1987年至今的農運』,以及到韓國農村生活的體驗。

當他在課餘談及『地下室手記』及『古拉格群島』時,我深受感動,這些在知識份子口中反覆賞玩的文學作品,竟是他以生命及血淚相搏的體會。」

「農民的政治意識,在不同教育背景的農民中,呈現極大的個別差異,參與農權會活動的農民,多有極高的政治意識及社會參與,對農運也多給予肯定,對現行政策則有極強烈的批判及不滿。

但是一般農民,佔絕大多數的農民,在農暇的談話中,頂多談及農務上的工作情形,不會談到農業政策,也不會想以爭取的方式,改變體制限制;對政治問題,若非漠視,就是強烈的不安感。甚至很多農民不知道『520事件』以及農運的情形。

農權會的參與者,普遍都有一個困擾,就是他們的妻子,因為對政治及社會運動的不安,百般勸阻丈夫從事農運以及加入農權會,造成與會者的心理負擔,也成為當局分化力量的有力工具。

相對於阿耀的韓國經驗,韓國農夫常在田埂上,利用農暇討論農業政策的得失,以作為下次運動的訴求,顯示台灣農村的意識仍有待提高。」

單純訪談農民!驚訝情治的肆無忌憚

「大多數農民對於相依存的土地,仍然有極深的依戀,明明知道收益不多,仍不願賣掉土地或任由荒蕪。不賣田地的原因包括,有極深的感情;賣了地總覺得少了什麼;第一次賣地後心中很難過,以後盡量不賣地;不忍心;留口飯吃等等。並且認為,上天所賜的土地,明明可以用來種植生產,若任隨荒蕪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林滴娟在燕巢農友的訪談記錄裡同時提到,農民普遍收入極低,子女教育多為放任或被犧牲。對土地的依戀度極深,卻不希望子女繼續務農,因為子女無論做什麼工作,收入都比務農高。對國民黨的農業政策多所批判,卻又反對家人參與農民運動。

此外,她還提到,許多農民都反對政府僅以金錢數字的簡易計算,實施降低收購成本的休耕補助政策,因為任由荒蕪的土地,造成環境以及土地恢復不易的問題更多。

9位大學生在工作日誌以及心得報告會議裡,對當時農民生存的困境,有許多共同的認知。但其中有一個大開眼界,並且非關農業的最大共同體驗,就是肆無忌憚的情治人員,突然現身,或近距離跟隨的現象。

這對單純的大學生來說,意外成了對國民黨恐怖統治本質的難得體驗。尤其,國民黨宣佈解嚴,明明已經過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