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語、農權、台灣國!耀伯一生的夢想與奮鬥目標。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化做一篇篇文章,耀伯要出新書了,預計在11月,由玉山出版社發行,感謝所有人的一路扶持,更感謝所有支持耀伯新書的好友們。

台獨聯盟,海外有志之士

「退伍了後,無論是工作,還是結婚,愛看黨外雜誌,從來不曾斷過,很多消息攏靠這,因為報紙、電視,攏是無可能。彭明敏逃出台灣,我就是靠胡秋原(國民黨資深立委)辦的『中華雜誌』,來找我想要知影的消息。」

「彼時我莫法度知影『台灣人民自救宣言』的完整內容,只有胡秋原的文章,會使看到一寡仔(可以看到一些)。因為胡秋原為了欲(要)批判彭明敏『叛逃』,會引用幾句內容。然後下腳(下面)的『註解』 ,會寫講謝聰敏是誰?魏廷朝是誰?我顛倒(反而)最愛看註解。」

戒嚴體制之下,台灣資訊封閉,媒體壟斷的年代,關心台灣前途的青年振耀,獲得資訊的途徑,並非現今網路無國界的台灣青年世代所能想像。甚至必須從國民黨的洗腦雜誌裡,反面尋求想知道的訊息。

戴振耀當然無法認同這本雜誌裡,濃濃的大中國主義,還說胡秋原的文章「又臭又長」,但是,也在這裡知道了海外有「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更熱中尋找下面註解,認識海外台獨人士,做過什麼事,像黃昭堂、許世楷、張燦鍙、陳唐山等等的名字,都是透過這個方式認識知道。

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的組織,最早是1960年成立的「日本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基本上是日語世代的台灣人,例如辜寬敏、羅福全、黃昭堂等,原本一支獨秀。

隨著台灣出國留學生的逐年增加,陸續又各自分別在各國成立,主要包括1964年「加拿大台灣人權委員會」、1966年「美國全美台灣獨立聯盟」和1967年「歐洲台灣獨立聯盟」。

離開中國的土地與人民,蔣介石政權仍堅持代表中國的主張,逐漸面臨不被國際社會承認的困境,「日本台灣青年獨立聯盟」委員長辜寬敏因而認為,世界性的台獨聯盟總本部,應該設於聯合國所在地的紐約。

整合全球的台灣獨立聯盟會議於1969年9月20日起在紐約召開,並於隔年1月1日宣布成立「台灣獨立建國聯盟」,這是海外勢力最大的台灣獨立運動組織。這時的參加者,不乏原本被教育與資訊矇閉的「國語世代」,到海外見識真正的自由民主,開始認真思索台灣的命運。

全球性的「台獨聯盟」成立不到5個月,就發生「國語世代」獨盟成員黃文雄、鄭自財,在紐約企圖「開槍刺殺」正以行政院副院長身份,訪問美國的蔣介石之子蔣經國。

「我是做兵的時陣(時候),聽到這咧事件,內心真歡喜,不敢表現出來,嘛不敢佇(在)軍中講起,彼時的報紙有報導,但是莫法度知影(沒辦法知道)詳細情形,我內心敬佩這兩位台灣留學生的勇敢與勇氣,嘛感覺到台灣人想欲掙脫國民黨這咧枷鎖的心情有多強。」

綜合當時國際媒體報導與各方人士回憶錄,蔣經國訪美之前,台獨聯盟主席蔡同榮即致函美國總統尼克森,要求停止對「蔣家政權」的軍援。蔣經國抵達美國後,台獨聯盟展開多起「如影隨行」的示威抗議活動。

包括華盛頓郊外,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附近,60位獨盟成員手持「我們就是台灣」及「台灣要自決與自由」的標語與口號;白宮前示威散發傳單,「台灣需要的是自由,不是軍援」;以及4月24日當天,紐約市「廣場飯店」附近,台獨盟員示威抗議與遊行。

刺蔣,勇敢的台灣青年黃文雄、鄭自才

當天近中午時分,蔣經國座車抵達並下車步向廣場飯店大門時,康乃爾大學博士生黃文雄,突然從遊行隊伍衝出大喊,「我們是台灣人,在這清算我們的血債冤仇」,但是黃文雄拔槍的手,遭到美國安全人員迅速托高,子彈從蔣經國頭上約20公分飛過,射向飯店旋轉門。

當場被壓倒在地的黃文雄大喊,「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讓我像個台灣人一樣地站起來!)」上前救援的鄭自財也被警棍擊倒在地。兩人被押進美國警車時,仍不斷高喊,「台灣獨立萬歲!」

黃文雄起身遭美國警方挾制之下,仍奮力突出胸膛的年輕身影,成了翌日紐約時報的頭版照片,國際各大媒體更是持續大幅報導。兩人分別遭「殺人未遂」與「幫助殺人未遂」等的罪名起訴,依美國法律可以繳交保釋金靜候審判,但是,法院開出天價般的20萬美元,擺明無意讓兩人交保。(當時匯率大約1比40,台灣人的平均月薪不到1千元)

「刺蔣」的槍聲,意外振奮海外台灣同鄉與留學生,並為籌措保釋金而空前團結,捐款如潮水般湧入專為黃鄭兩人設立的「台灣人權訴訟基金」。20萬美元迅速在一個月左右湊足保釋兩人出獄,震驚國際各大媒體,也大大出乎國民黨意料之外。

黃文雄隨後選擇棄保逃亡長達26年,於1996年台灣首度舉行總統直選前後,偷渡返台,長年在台灣從事國際人權與社運工作。許多年之後,政大新聞系畢業的黃文雄,2012年獲選「政大傑出校友」,他在致詞時說出當年行動目的:

「我只是想要重新打開政治的可能性。自己行動之前已經審慎評估與思考,目的非常有限,只是希望能夠打亂當時蔣家接班計畫,重新挑起國民黨內的權力鬥爭,藉此鬆動當時的高壓統治,為台灣的政治社會發展打開讓人民喘息的空隙。」

當年秘密商討「刺蔣」行動,曾經有人建議買殺手的成功率比較高,但是黃文雄堅持這個行動應該由台灣人執行,買殺手將喪失政治意義。結果,刺殺失敗,但黃文雄亟盼鬆動高壓統治,在蔣經國展開「吹台青」與願意投資建設台灣等方面,某程度似乎也算看到「打開人民喘息的空隙」。

然而,原始催化成立「台獨聯盟」,所憂心的國際處境,還是在1971年10月25日發生了,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案,台灣成了亞細亞的孤兒。

聯合國2758號決議案

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案,黨政軍壟斷的台灣媒體,高分貝譴責聯合國「排我納匪」,新聞標題充斥「國際姑息逆流」、「共匪勢力猖獗」。黨國教育統制下的校園,更是響徹「全力擁護總統蔣公」「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等自我催眠的洗腦口號。

國民黨片面定義是「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實情卻是聯合國否決在台灣的蔣介石政權繼續代表中國的正當性與合法性。2758號決議案只是解決「中國代表權」之爭,根本沒有「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事實。

聯合國決議「驅逐」的,不是中華民國,也無關台灣,而是在聯合國「非法佔據」中國代表席位的「蔣介石的代表」。

但是,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無從知道真相,不自覺接受洗腦的小學生、國中生、高中生,即使在數十年後,仍然堅持國民黨強加的錯誤認知。國民黨統治階級及其族群,檯面上高喊著「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私底下卻是無所不用其極的辦移民、辦綠卡。

馬英九競選總統時爆出「綠卡風波」,對著大批圍堵的記者,坦承就是在這一年申辦美國綠卡;國民黨的執政內閣,從閣揆到閣員充斥「綠卡、楓葉卡」,其實都不是特例或個案,而是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裡,國民黨統治階級絕大部份子弟的選擇。

蔣經國接掌行政院,各種跡象顯示,「刺蔣案」讓原本完全無視台灣人民的蔣經國,開始有明顯的轉變,證明「刺蔣」對台灣歷史的後續發展,確實影響深遠。

包括財政資源不再獨厚軍事,願意投注台灣基礎建設,推出所謂的「十大建設」。開始啟用台灣菁英的「吹台青」,以及1972年起立法委員定期「增額」小幅改選。此外,儘管仍不放鬆整肅政治異議份子的恐怖統治,但動輒死刑槍決的頻率大降。

在此之前,除非是「半山(半個唐山)」,即二戰期間在中國加入國民黨,如連震東之流,台籍人士無緣重要政治職位。但是,這時的蔣經國,讓李登輝從農復會的經濟組長,不只三級跳的躍升行政院政務委員;吳伯雄原任敎職工作,被拔擢競選桃園縣長;林洋港出任省政府民政廳長。

「十大建設」自1973年正式展開,包括中山高速公路、桃園國際機場、台中港、縱貫鐵路電氣化、中鋼煉鋼廠,核能發電、北迴鐵路、蘇澳港、中船造船廠及三輕石油裂解等工程。

當然,投注建設台灣的背景,也包括兩岸軍事對立情勢緩和,國際情勢不利於蔣家政權,一心佈局接班的蔣經國,很清楚不能單靠特務勢力,必須積極經營民間聲望。

1975年4月,統治台灣30年的蔣介石去世,剩下3年任期,副總統嚴家淦依法繼任總統。嚴家淦自已心裡清楚,他只是過渡的傀儡總統,1978年任期屆滿後,一如各界預期,蔣經國「接班」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