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台》製作推出一系列以轉型正義為主軸的節目--「開放歷史」;透過歷史學者、政治工作者、文史工作者等,以口述的方式,講述威權、恐怖時代的感人故事,紀錄台灣人為民主自由奮鬥的經驗與歷史。《新頭殼》取得央廣授權轉載,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過去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故事。

《央廣》開放歷史:黑銘單拼圖 / 陳銘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1970年代台灣盛行的少棒,到美國及國際上拿到世界冠軍,台灣同鄉關心與參與的台獨風波。

從1969年8月開始,台灣連續好幾年拿到遠東地區代表權,而那時參加世界少棒賽並不是用「中華台北」或是「台灣」的名義參加,而是稱為「遠東隊」。要成為遠東區代表,必須先打敗日本、韓國以及其他遠東地區國家。台灣就從那時起,連續好幾年,代表遠東區到美國賓州威廉波特參加世界少棒錦標賽,也由於這個年代正好是台灣在聯合國席次不保,1970年後,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台灣與許多國家也接連斷交,國際局勢危難,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只能用「莊敬自強、處變不驚」來安撫台灣同胞,剛好此時台灣少棒頻頻拿到世界少棒賽冠軍,是世界第一,很能夠麻醉人心,全台灣一片瘋狂。

本來還有黃俊雄的布袋戲也很讓台灣民眾瘋迷,但當局認為第一是講台語;第二是太多人著迷,就開始禁止電視播出,所以國人開始瘋少棒,從國內的選拔起,電視就開始轉播,取得遠東區代表權後,就前往美國賓州威廉波特參加世界少棒賽。當時美國還有美東、美西等隊,光是美國就有好幾隊,而且個個人高馬大,超出台灣少棒選手甚多。由於時差關係,比賽時間常是台灣半夜一、兩點鐘,為了看球賽實況轉播,台灣民眾時常熬夜,爆肝觀看每一場比賽,而少棒隊的表現也沒有讓國人失望,勇奪冠軍,這件事情相當振奮人心。

當時的電視台一定會轉播球賽,不管是盛竹如還是傅達人等知名主播,都要參與少棒賽的轉播,而為了觀看實況轉播,有些人先睡覺再半夜爬起來看,有些乾脆找三、五好友打麻將,直到球賽開始,肚子餓了就泡碗泡麵,這可以說是1970年代台灣民眾的「小確幸」,一個精神上的寄託。因為台灣也是「世界冠軍」,並沒有那麼糟糕,就好像麻醉品一般,很能夠麻醉人心,所以國民黨當然不會禁止少棒轉播,可以將民眾把注意力從外交挫敗中轉移,在投票時,依然支持國民黨政府,真正做到「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當時少棒賽在台灣社會是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和魅力。

台灣的少棒最早是1969年由金龍少棒隊,在「少棒之父」也就是立法委員謝國城的帶隊下,首度赴美參加比賽。但當時那些少棒小將都是第一次出國,也不會講英文,結果外館人員並沒有很關心、照顧他們,有些小選手連廁所都不敢去。那時,許多在美國的台灣同鄉就出面關心,用台語上前熱情招呼他們,這些台灣同鄉都在美國各地工作,特別開車遠道而來觀看台灣少棒選手打球。這些先關心選手的台灣同鄉開始向大會抗議,明明是「台灣少棒隊」,為何要稱為「遠東少棒隊」,結果國民黨馬上說這些台灣同鄉跟共產黨有關,並且召來州警,雙方產生衝突。而就在金龍少棒奪得世界冠軍後,許多台灣同鄉認為可以利用少棒熱以及電視轉播,宣傳台獨,讓大家知道這是台灣隊,不是遠東隊。

結果他們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在美國常有小飛機出租,用來做商業廣告宣傳,他們就租了一架飛機,機尾拖著一個大標語「台灣獨立萬歲Go Go Taiwan」,在球場低空盤旋,剛好被電視台的轉播畫面拍到,結果電視台只好馬上進廣告。第二天,當地的報紙都報導了飛機宣傳事件,但是,在台灣的觀眾都不知道發生什麼,只覺得怎麼球賽正精彩時突然進廣告。轉播人員則非常緊張,因為這種事情非常敏感,如果不小心讓這樣的畫面傳回台灣,回國後,可能馬上就沒工作了。國民黨海工會的人則罵道:「台獨居然也有空軍!真他媽的!」之後每年少棒賽,國民黨都找來華青幫的年青人,也調來赴美接潛艇的水兵們準備和台獨人士或台灣同鄉打架。這個場景是在少棒。

少棒升上去之後又有青少棒,青少棒是在另一個城市蓋瑞的球場上比賽,結果台獨人士用氣球在球場上升起,綁上「台灣獨立萬歲」字條,也有去看比賽的同鄉,分別穿上「台」、「獨」、「萬」、「歲」四個大字的上衣,盡量曝光讓媒體,最好是台灣轉播的電視台能夠把他們拍進去,當然電視轉播一定會被剪掉。

從1969年到1975年都發生了少棒和青少棒比賽現場,有不同政治立場藉機向台灣島內的觀眾表達,他們在乎的是「我們不是遠東隊,我們是台灣隊」。其實一直到現在為止,名稱問題還是不斷出現,有人拿國旗進場,或是「台灣加油」、「台灣隊不是中華隊」等標語。

台獨人士租飛機在少棒比賽上空拉台灣獨立布條。   圖:台獨聯盟/提供

在美國的台灣同鄉為少棒隊加油。   圖:台獨聯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