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市議員緋聞切割「骨感妹」 監院:國安局處理不當
- 日九州南部火山噴發 硫黃山管制入山
- 綠基隆市議員提名第二波公布 徵召現任議員蘇仁和
- 教育團體稱潘文忠非因管案辭職 盼吳茂昆立即處理爛帳
- 軍改付委前夕拜會八百壯士 吳敦義:腳扭傷還是要來
- 嘉義縣連破11私宰活禽廠 若驗出禽流感開罰100萬
- 深澳電廠議題與侯友宜合作? 柯P批台電「講不清楚」
- 研究:加州城市空氣污染 全美最嚴重
- 擔任侯重要競選幹部?朱立倫:做好市長工作最重要
- 民調:8成南韓人贊成簽署半島和平協定
- 中選會通過反同婚公投 林淑芬怒轟「你是大法官嗎」
- 李應元質詢時落跑 環團痛批沒誠意聆聽民意
- 綠禮讓柯P3條件?朱立倫代答:雙北合作不用檢驗DNA啦
- 綠營台中市議員初選 龍系新系雙贏
- 金正恩座機老舊難飛遠 川金會可能選蒙古
- 鼓勵拍片分享家鄉 高雄推新住民返鄉拍攝腳本競賽
- 民調:若柯文哲落選市長 6成不支持2020選總統
- 政院通過糾纏防制法 最重得判刑3年
- 幫姚文智實現「退出政壇」?柯P:幕僚叫我絕對別答這題
-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 23日出海首次試航

時光荏苒,轉眼間香港主權移轉中國已經20年了。20年來,香港的大趨勢牽動著台港關係與台港人民的交流,從”兩國”走向”兩制”,進而強調”一中”,香港地位的演變,不僅牽動著香港的未來,也正逐漸拉遠了台灣對於中國的態度。
百年恥辱 消失的人民聲音
1997年在中英的協議中,香港在沒有意外的情況下,重新進入了中國的家庭,香港的主權移轉,代表百年來中國在世界列強前所受的屈辱正式結束,高漲的愛國情緒瀰漫當時的中國與香江。
然而,香港的前途在港人的缺席下,完全由中國與英國政府操持決定。為了消除香港人的疑慮,中共提出了”一國兩制”與”馬照跑,舞照跳”的保證,以安定民心,甚至動用了大批資源買樓護盤,以求平安過渡。
當時,多數香港人或經歷或新從中國逃到香港,對於中共與香港前途沒有信心,當時歌手羅大佑的兩首當紅歌曲正說明了香港人心裡的矛盾與共鳴。”東方之珠”描述了香港的美與歷史定位;”皇后大道中”則說出了香港人對於改朝換代的複雜心情與忐忑不安。這時大批的港人開始想方設法離開香港,或是取得他國身分證明。第一等的到歐美加,二等的到紐澳,三等的則到東南亞及台灣。
港片港劇,燒臘港點的年代
八十年代,台灣正值港片港劇最瘋迷的年代,自”楚留香”劇集在台北播出後,台灣成為港星的生財之地,台灣則視港貨為當時的高級品。當時台灣人前往香港仍不方便,但是,對這個熟悉又模糊的國度,國人仍充滿好奇與友善。
台灣人對香港的好感,以致97年前後,許多港式料理師傅跑到台灣開工,大量的港式餐廳在台灣出現,港式點心、飲茶、燒臘、甜點頓時吸引了消費者的喜愛,尤其是港式點心與燒臘在這20年間成為台灣人平日必吃的餐食,港式料理的烹調手法也早已融入台菜之中,豐富了台菜的廣度與鮮度。今天港式餐飲遍佈台灣的大街小巷,有時會在港式燒臘店聽到突然蹦出的廣東口音,這些大多是97年移居台灣的香港同胞。
矛盾又浪漫的港英時代
兩岸三地時代隨著台資間接投資中國而興起,港澳成為台商資金調度與前進中國的灘頭堡與保護傘。97後,秉於”兩制"的政策原則,以及歐美勢力尚未完全退出港澳,濃厚的西式風情仍然構成港澳市容與氛圍,每次造訪當地,都習於領受那種濃濃的南洋殖民地懷舊風情,以及港片所傳達的異於台灣的特色。
對於動輒需進出中國的人來說,這時的香港扮演的不僅是經商時的緩衝之地,香江也扮演著旅人進出共產社會時心理調適的所在地。改革開放初期,許多台商在進出中國時,多會選擇再港澳多待一個晚上,以調整要進入共產中國時的心情。
一國”重於”兩制
對老大哥而言,香港政局社會穩定且親北京是治理香港的第一要務。03年非典(SARS)肆虐中國後,為了挽救香港的經濟,中國派出了一團又一團的觀光大軍到香港救市,雖然挽救了香港的經濟,但自此後香港就走入了”一國”的不歸路中。這種情形隨著大量中國遊客與商人在香港揮金如土,肆意而為的形象首先在香港當地人心中引起了反感,於是仇中與反中的言論開始萌芽,加上政治上追求”港人自主”的期望屢屢落空,更激起了港人的不滿,”港獨”思想乃開始出現。
中國對待香港這種肅殺的言論與態度,讓已經習慣自我做主的台灣人更對中國政府無法接受,所以即使是馬英九時期,中方一再對台讓利,台灣仍在2013年後產生向”獨”傾斜的趨向。
面對北京老大哥,台、港互為殷鑑。政權移轉20年,香港被迫從”兩國”走向”兩制”,進而融入”一中”,香港人擔心沒有”港人治港”,連過去慣有的自由開放也將有所限制;台灣看到了香港,所以選擇從”一中”走向”各表”,有心人更期盼有天能走向”兩國”。台灣是香港的未來? 香港是台灣的未來?這可考驗著兩地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