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都市化、現代化的進程,一棟棟老屋從地面上消失。近幾年來,一股老屋新生的熱潮卻也席捲全台。將老屋改造為餐廳、咖啡館、民宿或是文創小店,開始成為年輕人小確幸的創業首選。在文化資產保護意識抬頭下,政府也加入老屋保存修復的行列。身為「文化城」的台中,如何因應這波浪潮?

近幾年,隨著房價飆漲,建商瘋狂獵地,以及都市更新加速進行,不少老建築快速消失,在此同時,卻也出現一股老屋新生的風潮。

▲靠近台中車站的宮原眼科,曾經是日治時代台中規模最大的眼科診所,荒廢多時經日出集團買下,耗時一年半細心修復後,現在成為台中必訪景點之一。攝影/澄攝影、梁榮志

老屋新生掀起熱潮

經過改造的古蹟百貨公司(如台南林百貨)、古蹟糕餅店(如台中宮原眼科)和古蹟餐廳(如台北青田七六)等,成為當下最夯的觀光景點。
還有許多年輕人四處尋找老屋想要創業,將老屋改造為餐廳、咖啡館、民宿或文創店的店面,紛紛冒出,成為小確幸創業的主流。

書市裡,跟老宅改造、老屋創業相關的書,更是不斷出爐。兩位七年級生作者楊朝景及辛永勝,花了兩年時間走訪全台各地的老屋,將解析建築歷史與裝飾細節的成果寫成《老屋顏》書出版,還製作App,甫出版就登上暢銷書排行榜,短短一個月創下五刷佳績,後來又出版了續集。

這波熱潮的起源,最早是從古蹟匯聚的台南興起,然後擴散全台。2008年,台南的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舉辦第一屆「老屋欣力」活動,挑出當地善加保存、利用或改造的舊建築,予以頒獎肯定。2012年起,台北市政府接著舉辦「老屋新生大獎」,祭出高額獎金,鼓勵市民動手改造老房子。放眼望去,現在幾乎全台各縣市政府都有提出與老屋相關的政策或計畫,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再利用,一時間成為顯學。

從民間團體到政府的推波助瀾,隨著老建築走向商業化成功,更讓一般民眾看到老宅新生的可能性和機會。

▲位於第五市場旁的台中文學館,前身為日治時期警察宿舍群,經市府整修後開放,成為台中市的藝文基地。攝影/澄攝影、梁榮志

台中的老屋大變身

在台中,由於近年保存文化資產愈來愈受到重視,市府態度轉趨積極,在各方努力下,台中許多指標性建築陸續被指定為古蹟或登錄為歷史建築,得以由政府編列預算補助修復。

台中市政府為了讓台中起點的中區,恢復昔日繁榮,推出「文化城中城計畫」,積極推動中區再生,讓許多老建築經過修復和活化,找到新的利用價值,也成為可以拜訪的觀光景點。

市府在鼓勵青年老屋創業的「摘星青年、築夢台中」計畫中,更將隸屬中央政府及台中市政府閒置的公家宿舍建築群加以活化,如位於西區的審計新村、霧峰區的光復新村與潭子區的摘星山莊,老屋經過重新整理和規劃,變身為年輕人的創業基地。

深受文青喜愛的老屋店,在台中的家數可說是屬一屬二。如果上網搜尋「台中老屋店」,會赫然發現超過五百萬筆相關的介紹、推文,甚至還有台中老宅咖啡、餐廳懶人包整理,供網友一次打包。

細看這些老屋,年齡從上百年到五、六十年都有,形式有日式大和屋,也有西式洋房等。到底怎樣才可以稱作老屋呢?長期研究文化資產保存的文史工作者蔡金鼎指出,「廣義來說,只要是在歷史年輪中不會再出現的建築」,不是現代化的公寓、大樓,都可以被視為老屋。

依他個人的觀察與分類,除去已具文化資產身分的古蹟或歷史建築,台中現有再利用的老屋,依其最初使用功能約可簡略分為三種形式:日治時期的街屋店鋪,主要集中在中區商業街廓,尤其以中山路一帶最為集中,建築樣態從一樓半木構店鋪到磚造、加強磚造結構都有,式樣種類繁多;另一種是日治時期的和式民宅或公家宿舍,主要分布在西區模範街一帶,有些在戰後充作眷村使用;還有一種是大家比較不會注意的,就是1960~1970年代的美軍宿舍群,以美村路、美術園道最為集中。

 

▲台中州廳是日治時期官廳建築類型的大型作表作,設計仿法國馬薩風格,假日開放參觀。攝影/澄攝影、梁榮志

老屋店一窩蜂 競爭太激烈

台中的老屋店已經成為文青的最愛,但不難發現,有些備受粉絲推崇的熱門老屋店,想去的時候不是已經關門大吉,就是已經搬家。像位於西區模範街的冰淇淋甜點店「Orobello 8巷23號」去年底傳出歇業;位於西區民權路的咖啡館「裡屋樑水」,去年搬去南區重新開張。
台中知名的老屋店「拾光机」店主Rita坦言,因為台中市場競爭太過激烈,即使好不容易把店做起來,房東卻可能要求房租漲價,把利潤吃掉,所以老屋店確實經營不易。

蔡金鼎認為,老屋店主要賣的不是餐點,而是老屋氛圍,以及在地的文化與特色,當創業者將老屋空間再利用,也別忘了周遭環境的紋理脈絡。如果一窩蜂搶做一樣的東西,複製性太高,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就很難長久經營。

台中市長林佳龍說過,「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今日談古蹟與歷史建築的保存與活化,其實不僅是空間的維護,更是保留不同時空下,居民共同的集體記憶和文化。
我們可以從老屋去窺探過往的生活模式,當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歷史建築與環境形成的生活文化,也是這座城市的一部分。當老屋不只是用來回憶和懷舊,還能跟現代人的生活產生連結,讓人們重新看見,就可以創造未來的新記憶和新價值。

(本文經《臺中好生活》授權刊登。)《臺中好生活》No.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