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2009年公佈的統計,截至當年9月底慢性精神病患達到10萬5千人。因應如此龐大精神病患復健需求,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認為,復健機構應該普設於各社區,讓病友在最方便的管道下,培養重回社會的能力。

精神病患復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病情在每一個時段都可能有不同反應。以躁鬱症來說,病人可能會經歷一段狂暴期後,再陷入一段長期的憂鬱階段。不過,卻不是每一個病患都願意接受醫療治療,也不是願意治療的病患,都能被醫療院所接納。金林表示,多數的精神病患其實就生活在民眾周遭,需要社區及家人提供協助。

擁有躁鬱症家人的台北縣康復之友總幹事劉麗茹指出,病友家屬承擔的復健及陪伴壓力深重,導致許多家屬也在不堪負荷的狀況下精神崩潰。如果社區復健服務適時介入病友家庭,包括以專業能力提供職能治療或是喘息服務,對多數都住在社區內的精神病患來說是一大助益。

金林強調,精神病患的「病症」可以透過長期的復健治療,達到重新融入社會的目標。既然是一種「疾病」,且每個人都無法擺脫患病的機會,那麼一個即時、方便可接觸的社區復建中心便顯得相當重要。

劉麗茹認為,目前我國的診斷系統容易輕易將患者歸類為不可康復類型。但劉麗茹說,我們不該放棄任一個病患接受復健的機會與權力,不能夠輕忽任何人的復健潛能。

談到民眾拒絕與精神病患者比鄰而居,擔心病友突來的傷害,劉麗茹認為這是社會教育不足引起莫須有的恐慌。一般人在生病之後都傾向在自己社區內進行休養復健,精神病患同樣需要在熟悉且安心的環境內治療。民眾不應該拒絕病友的需要。(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