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在媒體誤導下,可能視精神疾病患者如洪水猛獸。不過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的總幹事金林解釋,病人患症的過程就如同一般民眾得到一般疾病,並無不同。民眾的刻板印象,其實來自媒體過度渲染精神疾病的行徑而來,並不需要對精神病患者感到害怕。

在媒體報導下,許多特殊的疾病變成民眾的主要身份標籤。媒體報導中,常見「隱形危機」、「瘋漢」、「瘋子」等聳動的名詞,去隱射這些行徑特屬於精神疾病患者。台北縣康復之友協會總幹事劉麗茹即提到,媒體對精神疾病患者過份的關注,彷彿心障者都是潛在的暴力份子。如同社會新聞裡,原住民與酗酒、雛妓等負面印象總是離不開。

金林表示,經醫學研究,每個人身上都帶有幾種致病基因,患病只在是不是集結了關鍵的5或6種基因於身上。不過當發現了自己有躁鬱症或其他精神分裂跡象,譬如說聽見別人沒聽見的事情,金林建議要勇於向地方精神協助團體、醫院等地方求助。

金林形容精神分裂的患者,可能具有老、中、幼年期的三種特性。如擁有如老年人的重聽、如中年人的體力與性需求,與如童稚孩子般的辨識能力。所以可能在幫助患者打理生活時,患者可以自行擦洗桌子,卻必須要教導他把抹布翻面繼續擦洗。

金林說,目前精神疾病是有藥物可以治療的,這些藥物通常是針對症狀的緩解所開設而來,如抗憂鬱、精神穩定。但一旦確定有精神疾病,只能透過藥物來緩解症狀,並不能透過藥物達到治癒效果,因此家人或社區的關懷陪伴,對患者而言相形重要。

在文化、家庭的認知上,金林說這是精神患者常無法好好接受療養的原因,一方面患者會畏於社會上負面的觀感,一方面也可能因為患者病前與病後的兩極行為,讓家庭疲於應付。金林補充,正面肯定與讚美的環境,加上穩定的醫療療程,都有助於穩定精神患者的精神狀況。(http://newtalk.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