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停不停課,家長罵翻天,這樣的畫面透過電視媒體,不斷地重播放送,成了風災新聞聚焦所在。世新大學傳研所所長游梓翔認為,電視新聞經常捕捉、重複播放災民抱怨畫面,若對救災沒有正面幫助,就是在「消費災民」。

芭瑪颱風掃過台灣尾,卻讓位在東北部的宜蘭雨量直直飆高,停班停課詢息混亂,讓接送小孩的家長罵翻天,意外成了媒體聚焦的「另類災情」。

游梓翔認為,為了加強風災新聞畫面的張力,記者經常捕捉災民情緒化的反應,透過電視新聞,從早到晚不斷地反覆重播,雖然畫面頗具吸引力,但未必對救災或是對災民有正面幫助。

又如莫拉克風災,電子媒體經常補捉災民抱怨的畫面,游梓翔認為,媒體也許提供了災民情緒宣洩的管道,達到「撫慰災民」的效果;但就政府救災來看,有限的救災資源可能因此被刮分到「曝光率最高」,卻未必是最「緊急」的地方。

不僅如此,風災新聞畫面的選取考量是求「效果」,卻未必是「真實」。游梓翔舉台北市為例,如果北部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即使市區內還感受不到颱風的跡象,記者也會將鏡頭拉到陽明山擎天崗拍「風很大」、或是到海邊拍「浪很高」的畫面,也因此這兩處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明星景點」。

此外,游梓翔提到,電視新聞經常重播重大災情的畫面,例如市區大水、斷橋、大樓倒塌、溺水過程等,容易讓人有時空錯置的感覺。他建議,媒體引用資料畫面時,應該要清楚註明時間地點,避免造成誤會。

不過,近年來透過媒體自律,已經比較少再看到電視新聞拍攝血腥的畫面,必要時會打馬賽克。游梓翔對此表示肯定;但他建議,災難發生時,通常訊息很混亂,但媒體若能進一步將心比心,站在服務大眾的立場,儘可能提供有用的資訊,就可以避免「消費災民」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