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吳敦義提出「庶民經濟」,主計處在5日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就特別列出「生活物價指數」,為了能更貼近民眾日常生活感受。細看這「生活物價指數」,其實原本就是CPI指標中的內涵,但對於民眾而言,更重要的應該是,政府從數字中理解民眾的生活感受,從而提出積極有效的對應政策,讓民眾從負面感受中解脫。

主計編制出的生活物價指數,依不同消費項目,分甲乙丙三種生活物價指數。甲類包含了190項,以食物類為主,權數就點了8成;乙類共有244項,除了甲類,再加上54項,包括補習費、3C用品、旅遊團費等教養娛樂類;丙類則是一般家庭較常購買的基本必需品,包括食物、衣著、洗髮精、衛生紙等,查價項目多達239項。原則上,生活物價指數,仍是採用現成的調查項目。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表示,政府喊出「庶民經濟」,其實宣示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就像法國總理沙克奇也喊出要訂定「幸福GDP指數」,都表示政府是關心人民的感受的。

但他認為,所謂的「庶民經濟指標」,必須要讓民眾有信賴感,因此該指標的調查品質必須要維護,調查必須專業、具公信力。但更重要的是,政府在執行上要有力,也就是指數只是一個數字,當數字公布後,政府是否能提出政策,解決問題。

郭迺鋒指出,就像在美國,失業率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當失業率上升後,包括央行、財政部該做什麼,都是有一套的標準作業程序。但在台灣,財經部門每個月例行公事地公布一堆指數,但也沒看到政府有什麼後續配套措施。

就像上周央行公布的M1B(貨幣供給額)年增率高達22%,郭迺鋒表示,這已遠超過政策目標區的8%,但也沒有看到相關單位提出什麼對策,有的也只是做了季節調整,讓數字看起沒有那麼嚇人。

郭迺鋒強調,施政上有各種數字可參考,但重點在執行力,就像這次芭瑪颱風政府的動員,相信民眾的感受和兩個月前的莫拉克風災是截然不同,郭迺鋒說,「執行要有力,感受就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