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日前於「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發表演說時表示:「民主或許不完美,但已成為台灣人民認同中不容妥協的一部分。」

然而,我始終認為:「民主可以是完美,只要存在監督制衡力量。」換言之,能不能臻至完美理境,則每一次的選舉,如何趨近更為均勢的政治競爭結果,便至關重要。

早在各黨一系列紛紛擾擾的提名過程之前,自己心中便不時暗想著:在野陣營,包括國民黨、民眾黨、時代力量,有沒有可能因著一個陳義更高的理由,彼此在年底選舉,存在著合作的可能?

至於理由是甚麼?其實並不難發想。

諸如「黨政軍退出媒體」、「終結高房價、實踐居住正義」、「衡平民主監督制衡的力量」等非關國家認同的議題,都可以拿來作為跨黨派合作的主軸,藉以凝聚在野勢力,在地方大選採協力作戰取得勝利。

無奈,政治現實還是很殘酷,自家人都擺不平了,怎麼可能談啥黨際合作?

眼看著最有可能的「藍白合」,分別在宜蘭、台北、桃園、新竹都推出各自的候選人,合作的奢望,大概已形同幻影。然明擺著的現實是,藍白之間的選票結構,根本高度重疊,若彼此不選擇合作,最終絕對是功虧一簣。

藍白支持者或總認為「棄保作用」在投票前夕必然水到渠成的自動發酵,聲勢高的一方將概括另一方的選票,而獲得勝選。

然而,就我看來,民眾黨人為求打出地方首場戰役的漂亮一仗,縱然沒有勝選的可能,改投國民黨的棄保機會不大;而國民黨人基於傳統大黨的優越感,勢必也認為該被棄保的是別人,選票外流的可能性也低。

在各有我執、致使棄保無法徹底實現的情況下,最終就眼睜睜的看著兩黨選票加總可獲勝,但卻是執政黨贏得選戰的結果。

如此的政治現實,就連我這種小老百姓都明白,試問執政黨的操盤好手們,又怎麼可能放過呢?

端看近期台北市長的民調,約略可見端倪,營造「三督腳」的均勢,為的就是讓藍白選民難辨孰強孰弱,使棄保效應最終無法被催化。

預期未來其他「三督腳」縣市也會有類似的均勢民調,因為這就是「兵不厭詐」的政治啊!

說白了,總覺得最可惜的,就是「虹安換萬安」沒能實現,或說政治不該如此議價與權謀,但倘若是為了讓民主趨近完美,讓在野多一分監督制衡的力量,能選擇雙贏、又為何要吞下雙輸的結果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