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美白系列產品被推上反種族主義運動的風波中,美國嬌生公司決定下架只在亞洲、中東地區出售的熱門美白產品。為此嬌生在聲明中表示:「某些產品名稱或主張表示無暇或白皙更勝於自身獨特的膚色。這絕不是我們的意圖-健康的膚色就是美麗。」台灣網友對此的反應有反彈、不以為意者,也有表示理解和支持的聲音。

美國嬌生公司在這個時間點做出這樣的公關手段,有人表達理解,原因是對於將膚色變為白皙的強調,會成為種族歧視的敏感點是有其歷史脈絡。19世紀帝國主義盛行時,肥皂廣告圖就以洗刷黑人骯髒的皮膚變成潔白明亮的歧視意象作為宣傳,其中蘊含著那個時代對於黑人教化和白種人負擔的想法;到了現在,在歐美歧視的歷史脈絡下,美國的產品廣告難以置信的竟然還會運用類似的手法,2017年多芬的沐浴乳廣告出現黑人女子使用產品後變為白人女子的畫面。

談論到美白的風潮,對此下架舉動反彈或是不以為意者所持觀點之一是,中日古代就有崇尚白膚的審美觀,壓根和歐美長久以來的種族歧視沒有關聯。從古代文獻紀錄就可以看出:從戰國時期《莊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到明朝張岱描述風月場所《二十四橋風月》「燈前月下,人無正色,所謂"一白能遮百醜"者,粉之力也。」自古以來,對於美就是以膚白為追求,文學上勾勒白皙肌膚的描述一籮筐「膚如凝脂」「皓雪凝脂」「冰肌玉膚」,也能看出人們的偏好。

但是,當看到下架而對此不以為然,覺得和亞洲無關時,看看在亞洲其他地方,美白所造成的歧視和社會問題並不是只僅限在離我們很遙遠的黑人抗議浪潮。以亞洲來說,嬌生的美白市場不要以為只有中日台,印度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印度素來就以多元人種組成人口,歷史和種姓制度奠定白色人種作為統治階層,為膚色刻下難以抹滅的歧視。在印度,不論性別,膚白象徵著智慧、地位、美貌和金錢,將膚色「漂白」的越淺越好。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之下,嬌生的美白系列產品自然大受歡迎。

一味的將美白打為過街老鼠卻也是極端的忽略了黃種人的特質,往政治正確來說也是一種歧視,更甚至還帶有些許白人優越感(追求膚白是因為想靠近白色人種而不是單純覺得這樣適合自己),忽略了其他地區的本土特質,而將公司所屬國家的敏感政治因素逕至套用在不理解的審美觀,明顯矯枉過正。

以筆者身邊人對皮膚保養的觀點來看,有些人的皮膚曬黑了就是黃濁或蠟黃不好看,在保養時因此偏向更適合自己皮膚性質;有些人更喜歡曬黑後的膚色以彰顯自己的風格。我認為皮膚白會和好看連結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常見皮膚只要保養得好膚色不黯沉就會好看,通常會著重保養的人更偏向膚白,而糟蹋皮膚,膚質差的人更容易有黑色素沉澱,自然會是不好看的黑膚。在打扮方面,當社會風氣偏愛白皮膚時,主流的穿著打扮等對「黑肉底」的人會因為不合適而產生黯淡不好看的印象。也有一種看法是亞洲人相較扁平不立體的五官,在偏黑的皮膚上會更加凸顯,白皙的皮膚可以讓五官更加清晰立體。

只要自己能理性思考,而不僅僅是以傷害自己追求某種極端,美白與否就只是個人選擇不應該被左右。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