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民主化國家,例如美國、法國等,這些國家的代議士透過選舉進入國會,長期在國會推動各項法案,逐漸成為資深的國會領袖,這些資深國會議員對國家與社會大眾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資產,主要原因是培養一個資深的國會議員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首先它需要學習規則多如牛毛的議事規則,其次在國會中,他要學習且實務面上處理法律提案與政策詢答,最後他要能熟悉整個國會環境的運作,以利協助所屬政黨的政策法案推動。

    舉例來說:葉宜津是民進黨資深立委,從第4屆開始擔任立法委員至今(第9屆),長期在交通委員會,有關台灣國家整體的交通建設與政策,遠比其他立委與頻繁更替的部長更熟悉,因此新的交通部長到任皆會拜訪葉委員,請益相關交通問題。立法院是個複雜的環境,葉宜津委員熟悉議事規則,早期在民進黨在野時期就利用議事規則來協助民進黨推動政策,這種調和鼎鼐的功夫,我想除了柯總召之外,就屬葉宜津,這種長期養成的資深國會領袖,在國外早就是重要資產與人物,該選區的選民也以擁有這位代議士為榮。

    反觀台灣民主化選舉,許多選區的挑戰者打著換人做做看的口號,意圖取代資深的國會議員,作者本人認為換人做做看的前提是現任立委本身毫無作為,抑或是挑戰者本身的條件遠勝過現任者,倘若挑戰者以年齡、濫開空頭政策支票、強調會做事等,希望選民可以選擇他,選民放棄了已經持續為選區做很多事情且各項國會運作熟悉的現任者,這是否對得起現任資深的委員所做出的努力與付出,其次挑戰者進入國會,需要至少二年的時間來學習議事規則、政策法案與國會運作,這段時間選區選民是否會因為菜鳥立委而被犧牲掉選區利益與建設,大家應該都知道立法院有別於地方議會,他是最高民意機關,面對的是行政機關的資深行政官員與幕僚,另外還有挑戰者以政治算計的口號,向選民喊話說讓資深進入不分區,區域他來做看看,熟悉立法院運作的人都知道,不分區立委要捍衛選區選民利益是不夠份量的,不分區立委需要聽從政黨政策的安排,所以只有資深的區域立委才能大力協助選區建設與發展。綜上所述,台灣選民是否應當思考資深與換人做做看的差異性,而不是一味地聽從挑戰的所打出來的政治算計口號,真正做到選賢與能,這才是台灣民主之福。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