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媒體外電編譯,又在大學開授「媒體識讀」課程。昨天的經歷,真是太值得記念了。

教育部顧問室晚近將重點放在大學通識教育的改革。現階段的重點在「培養學生的現代公民能力」。講到「公民」,當然不能忽略「國家主人」、「公共性」、「參與」,除此之外,也免不了要列出幾項重點:民主素養、倫理素養、科學素養、美學素養、媒體素養。

我們一群南區各大專校院的通識教育老師們,昨天去了長榮大學研習。Keynote speaker是文藻外語學院的學務長蔡介裕副教授。他在演講時提到,我們談「民主素養」,要求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結果,有時會出現兩難的局面。學生對於最貼近自己的公共生活--學校幹部、系學會、學生議會的選舉冷漠不投票,卻跑去臺北冒雨抗爭,反對「米果吃蘋果」。講到激動處,他突然冒出一句:「早上出門前,收到教育部訓委會的一封電子郵件,要求各校學務長去關心在臺北抗議的那些同學。天氣很冷、又在下雨,別弄壞身體。」當場,稍微有點sense的老師們都嘩然。「關心」這兩個字,從訓導系統的嘴巴裡講出來,打死我都不相信是善意的。

Q and A時間,第一位舉手的老師就發難了:「教育部憑什麼要你們學務長們去掌握在臺北抗議的那些學生名單?」

10分鐘後,我去上洗手間,就聽到蔡學務長在講電話。很明顯地,對方是記者,問的問題就是剛才那件事。

我回到會場,發現可以用自己服務學校的帳號密碼在長榮大學上網。登入臉書,就從臺北政壇友人的臉書上,看到PTT已經再傳這件事,發稿時間是10:25,蔡學務長講完不久。再去看了那篇文章附的連結,是昨天也在現場的某位先進。他9:06就在臉書上講「文藻學務長表示,教育部通知各大學清査在台北參加抗議媒體壟斷的學生名單」。PTT的文章也是用這段話去引伸的。

該位先進的轉述,以及PTT那篇文章的再轉述,其實都不是「文藻學務長」的用字。他是個典型的謹慎之人,昨天會擦槍走火,已經是很意外了,就不用說他會明白地講出訓委會要他們去「關心」學生的意思。

當然,外面傳的,是以PTT那篇為母本。

下午,我就從林朝億大哥的臉書看到諷刺訓委會「關心」學生的漫畫了。當場,我也知道,新頭殼一定會有報導。果然,沒多久,就看到好幾篇相關文章。還有臺北政壇挖到的公文、立委的反應。

幾個心得:

1. 這個教育部還是跟當年一樣不長進!

2. 智慧型手機太厲害了,人還沒走出會場,消息就已經在網路上滿天飛了。

3. 這件事情的轉述過程中,其實把人家沒說的話,塞到「文藻學務長」嘴巴裡了。以我對該校的了解,他的學務長幹不久了。

4. 老實說,我當時上網的動機,也是想通知新頭殼這件事,要他們去查證。但一看到PTT的反應,我就明白,不必麻煩了,新頭殼一定會知道。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