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挾帶著透明度高、風險分散、成本低且買賣方便等優勢,在金融風暴之後,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在全球蔚為風潮,不過在ETF迅速普及化,且架構及類型不斷推陳出新下,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覺得眼花撩亂,產業型、區域型、商品型、主題型…這麼多ETF,到底要怎麼選擇?

  就像絕世武功多半不是厲害在繁複的招式,而是上乘的內功心法,拿天龍八部的段譽為例,使不出內功的時候,他的六脈神劍就像在玩「數(ㄕㄨˇ)支」一樣瞎,但是搭配內功之後,劍氣急如電閃,迅猛絕倫。而投資ETF也是同樣道理,只要把握三個投資心法,即可撥雲見日,化繁為簡,找到適合的ETF!

◆心法一:對的指數帶你上天堂,錯的指數帶你住套房

  投資ETF,標的指數是關鍵中的關鍵。由於ETF的投資目標是複製、模擬標的指數表現,所以標的指數基本上就決定了ETF的績效。舉例來說,同樣是投資科技產業,追蹤臺灣科技指數的ETF,跟追蹤電子類加權股價指數的ETF,光成份股檔數就有56檔的差異,因此2010年報酬率也有2.13%的差別。

  因此,投資ETF第一步就是選擇標的指數,指數如何編製、成份股選擇標準為何、比重怎麼調整、股息及股利如何計算,都是會影響未來投資績效的重要因素。

◆心法二:詳讀公開說明書

  練功要從基本功練起,而ETF的基本功就是「公開說明書」。不管看的是簡式還是複式公開說明書,投資ETF前都應該至少對ETF的基本資料有個了解。

  拿追蹤指數的方式來說吧,ETF可以用完全複製、抽樣複製或合成複製來追蹤指數,完全複製跟抽樣複製都會持有現貨,而合成複製則是用衍生性工具來達到追蹤目的,而不同的追蹤工具,會產生不同追蹤效果及風險。

  一般說來,完全複製的追蹤誤差比較小,但指數成份股太多的時候,申贖不容易;抽樣複製解決了指數成份股太多的技術問題,但是抽樣技術的好壞會影響績效表現;而衍生性工具彈性比較高,可以作出各種有創意的ETF,但相對的,投資組合透明度較低,且可能須承擔交易對手風險。這些追蹤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而是ETF發行人針對不同標的指數及自身成本所做的選擇,不過會影響投資績效很大,所以投資之前一定要先評估。

  追蹤方式只是其中一個例子,ETF的架構、總費用率、收益分配規則、基金經理人的資料等,都會影響ETF的追蹤績效,而這些資訊都可以在公開說明書裡找到。

◆心法三:留意ETF的追蹤誤差及流動性

  就像拿樹的斷面來衡量七傷拳的火候程度,追蹤誤差及流動性是拿來評估ETF成功與否的兩大指標。不管ETF的發行人是誰、用什麼架構、方式或工具來追蹤、管理費是高還是低,基本上追蹤誤差越小且流動性越好的,就越可能是成功的ETF。

  追蹤誤差是ETF報酬率與所追蹤的指數表現的差異,追蹤誤差越高,ETF報酬越偏離指數表現,意思就是離你的投資目標越遠,所以即使選對指數、公開說明書也熟讀了,但追蹤誤差很大的話,投資這檔ETF還是可能賠錢。

  流動性的高低則是代表著投資人容不容易買賣這檔ETF,如果買不到、賣不掉,就算ETF表現很好,也不是很好的投資工具。不過ETF的流動性除了看交易量外,還要看報價狀況及買賣價差。由於參與證券商直接向ETF發行人申贖的數量不會顯示在證券交易所的交易量中,所以除了交易量可以參考外,報價頻率高,且買賣價差小的話,ETF也就有流動性。

  正所謂練拳不練功,到頭一場空,不過上乘內功也不是一蹴即成,三個ETF投資心法提供給大家,投資ETF的時候多練練,才不會像段譽的六脈神劍一樣,時靈時不靈。

(本欄係與臺灣證券交易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