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1台北西區扶輪社例會演講】
發掘真實坦誠對話
----- 網路時代的媒體社會企業
 
 
近幾年來,不管在台灣,在世界其它各地,新聞媒體環境都產生了非常劇烈的變化。這變化最大的驅動力是網路傳播科技的進步。
 
網路傳播時代的到臨,可以從兩項研究調查見其端倪。
 
首先是2008年底,世界知名的研究機構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美國人民獲取新聞資訊的來源,網路(40%)首度超越了報紙(35%)。
 
台灣方面,2008年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調查顯示,65%台灣青少年參加過網路投票。19.6%的青少年曾在自己部落格討論過公共議題。26.5%曾在別人部落格討論過公共議題。這項研究證實了網路是青少年認為最重要的媒體,而且青少年在新媒體的近用行為也較舊媒體來得普遍。
 
由於網路媒體的興起,受到最大衝擊的是平面媒體。不管在台灣、在日本、在美國或是在歐洲,都紛紛傳來報紙和雜誌死亡的消息。努力存活的報紙紛紛以減張、縮版、裁員的方式因應。像紐約時報剛剛宣佈又要裁員100人(8%),著名的新聞周刊(Newsweek)或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則是改變編輯方針,削減採訪費用,新聞品質一定也會受到影響。
 
平面媒體認識到網路時代無法逆轉,紛紛投資新聞網站,可是很快面臨兩難抉擇。一是相同媒體的網站,新聞幾乎相同卻免付費,使得本來的讀者群逐步流失,二是若發展獨立的大型新聞網站所費不貲,但收費機制難以建立,靠廣告收入無法收支平衡。
 
台灣媒體環境除面臨相同處境之外,更有專業不彰以及政治介入的問題。因為專業不彰,過去受到警總、文工會、新聞局的外來宰制,現在則是充斥廣告主的新聞置入及干預。而政府正是當今媒體最大的廣告主。
 
媒體依所有者政治傾向或利益致使新聞嚴重偏頗,也是一個長期被詬病的問題,這是台灣媒體信用度極差的一個重要根源。
 
最近中國影響力入侵台灣媒體的事時有所聞。不久之前,主要經濟利益都在中國大陸的旺旺購買中時集團,更為這議題的討論添加火勢。台灣防範中國資金介入媒體的法令規章疏漏不少,隨著馬政府主政下兩岸交流日益緊密,這問題的複雜性會愈來愈高,也會愈來愈嚴重。
 
不管是商業競爭、政治污染,都使得專業記者的工作環境愈來愈困難。在日益惡化的媒體環境下,有良知的媒體工作者何去何從?除了每天怨嘆環境的惡劣之外,是否也有自己開創理想媒體環境的空間?
 
現在社會普遍期待公正可信賴的媒體;現代公民普遍希望參與可以發聲的媒體;網路科技大幅降低媒體的資本門檻。這三個機會點似乎提供今天媒體工作者一個可能自己開創理想媒體環境的空間。
 
在這樣思考下,我們從一年前開始構想成立一個新的新聞網路資訊平台,希望能夠打破現有遊戲規則,創造嶄新的媒體想像。
 
我們抱持社會企業的基本理念,一方面是成立公司,講求績效,另一方面也追求社會目的,要辦一個好的媒體,把尊重專業、深化民主的目標,明列到公司章程裡。
 
為達到這目標,我們充分運用公共及網路上所提供充分、便捷而且低成本,甚至免費的資源,結合公民以及專業記者,以互動和立體的方式呈現新聞。同時,為了確保編輯作業符合新聞專業,我們也聘請師大陳炳宏教授作為台灣第一個新聞公評人。新頭殼網站已於今年9月1日開張。
 
我們是誰?我們是一群長期在媒體服務的專業工作者,也是一群相信新時代必須開創新經營模式的媒體經理人,結合一批不相信媒體只能是現在這個糟樣子的有心公民,希望能為大家期待的民主、開放、多元的社會多盡一分心力。歡迎你也成為我們之中的一員。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