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捷連殺四名路人,被判四個死刑並多年徒刑,但並無悔意,令人錯愕,但更難解的是鄭無前科也不是黑道流氓,而是中產階級背景穩定的大學生,按理應為社會未來之柱,如今竟為恐怖屠夫,犯後還咄咄逼人,嚴重打擊人性本善之普遍勸善願念。
 
到底人性本善或本惡?到底鄭捷從不惡的家境中染上什麼,非得毀人自毀?事實上,人性初始是原料,至於怎樣造成傾向善而終成為善者,傾向惡而終成為惡者,那真是個謎。
 
人必有一死,大自然給我們生之喜,也早給我們判了死刑:我們都不知何時死之將至。以此來看,人間為了維持秩序與平衡,對鄭捷這樣的人不得不給予死刑,而且數個死刑與多年徒刑,雖人只能死一次,無法死後再死或關,但為公平而如此判決,「寫在紙上」確實無奈。
 
與其死刑存廢爭論,不如判決準確,過程合理。這所以民間有陪審團制呼聲,避免司法獨裁悲劇。像鄭捷這樣屠殺現刑犯無可抵賴,罪証確鑿,判他死一時也沒有反對呼聲,因為被害者實在太可憐了。
 
我們更怕的是還有鄭捷這種人躲在暗處,無前科可循,背景不差,突然爆發的可怖;相較之下,高雄大寮劫獄不成六囚自殺,真是捨惡擇善了,雖非放下屠刀即可成佛,卻也是以死換取人之尊嚴的大義,值得記念。鄭捷與六囚,全惡者的鄭捷與黑暗裡選擇最後之義的六囚,確是值得我們對於惡再深入省思,並對人性之始善籽的播植注視,以豐沃社會善籽的泥土,避免嚴刑峻罰下社會價值仍傾向塌解。
 
死刑固然不盡能遏止犯罪,但準確地死,確能讓世人驚覺死之義與生之值,是我們永遠學習不完的功課!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