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導演侯孝賢電影回顧展從今天起(12至10月17日)在紐約Queens(皇后)區的Museum of Moving Image(動態影像博物館)舉行。
 
展出前華爾街日報(9日)就以大篇幅分析侯孝賢歷年來作品所傳達的信息與呈現的意義,主標題是:歷史、回憶與神秘的台灣,附標題為:侯孝賢的電影讓人有清晰看透水底最黑暗處的感覺。這期的The New Yorker(紐約客,封面日期9月15日)雜誌在每期開頭報導該周紐約活動的Goings on About Town欄,在第一篇就以The Memory Maker(回憶製造人)為標題,用三分之二的篇幅介紹侯孝賢用長遠的視野看台灣的歷史。
 
「紐約客」用侯的三部不同年代的電影來貫穿他的成長與台灣的歷史。1985年的「童年往事」談1947年出生的他隨著家人躲避國共內戰逃到台灣,他在1950、60年代,偏遠的南台灣的成長過程。他那受過教育的家人如同其它難民同樣面臨貧窮與疾病,他不敢衝動、仁性而為。他在電影中傳達對過去的體會與掙扎。
 
1989年的「悲情城市」則又是另一個家庭的故事。描寫的是一個經歷過日據時代,後來國民黨統治下的家庭,當時還面臨共產黨威脅,與幫派犯罪興起的時空,導致暴力造成這個家庭的瓦解。紐約客雜誌認為侯1993年的「戲夢人生」是「最偉大的作品」,寫的是木偶大師李天錄的一生與那個世代。該雜誌讚揚侯孝賢用寬廣的取景與細膩簡潔呈現的手法。
 
我不常看國片,還好之前在中國時報與自立晚報工作的年代曾看過侯孝賢的電影,否則看英文談國片,有些片名還難以猜對。如A Time to Live and a Time to Die,我讀英文的描述,加上我看過這部電影才猜到是「童年往事」。A City of Sadness 一看就知道「悲情城市」,The Puppetmaster也容易猜到是「戲夢人生」;比較難的是The Assassin,我多方與友人line才知道是「聶隱娘」。
 
Taiwan或Taiwanese這兩個英文字不常出現在「紐約客」雜誌上,抵達紐約後買的第一期「紐約客」,才翻到第8頁,用斗大是誇大些,但副標題有Taiwanese就跳到我的眼前,比在第5大道那些名牌精品店裡聽到的「台灣國語」還讓我興奮與愉快。
 
「紐約客」雜誌在台已販售多年,只是每期在台北上市的時間要比紐約晚個三到四個星期,所幸,它的內容除了Talk of the Town、The Critics固定專欄比較有時效性外,其它都是長篇大論的分析或調查報導,讀來比較不受時間影響。在台北能與倫敦同步讀到的英國The Economist較著重當時的新聞事件與分析,「紐約客」則以深入報導見長,但前者每周的Leaders與後者的Talk of the Town都有數篇短評,常有發人深醒的評論。旅居紐約能每周如期讀到「紐約客」,是我的一個小樂趣。
 
在多數人從網路獲得免費新聞的時代,The Economist仍然保持以地理區域的分類來報導新聞,它精簡的寫作、精闢的分析,得到訂戶的肯定,是等人或喝咖啡,或是搭地鐵最適合的伴侶。每期總有三到四篇長文的「紐約客」較適合度假或假日閱讀。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