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雲林農業博覽會展覽地點在虎尾鎮,若以虎尾為中心,鄰近約30分車程,仍有許多值得旅遊探訪之地。雲林縣政府新聞處綜合宣導科科長陳秀卿推薦我可以到西螺鎮探訪米故鄉的老街坊,可以到海岸線欣賞成龍溼地,到觀賞狹窄街道兩旁民宅牆壁以貓為主題的壁畫。
 
西螺
我在嘉義市成長,自小最常聽到的三個雲林鎮就是虎尾、土庫與西螺。
「熟悉」西螺是它的西螺米(雖然在台北住了半世紀,至今仍到住家附近的雜糧店買西螺米)以及「丸莊」、大同醬油(外祖母在嘉義市區開間雜貨店,其中有不同品牌的醬油)。當然還有曾是台灣的象徵、橫跨濁水溪的西螺大橋(小學教科書上就有一篇這座橋的故事,而且在「老蔣」時代還曾以西螺大橋為郵票)。另一個因素,小時候常在嘉義市看到往來嘉義與西螺的公路局班車,常期望有天搭公路局客運到西螺大橋一遊。為了滿足看到西螺大橋的心願,我在青春歲月就騎腳踏車從嘉義到西螺一遊。
 
50年來,許多南部的城鎮人口都往台北集中,就像我一樣,如今人老了,才體驗這些農業鄉鎮所散發出來的風韻。當然還得感謝那些在地人用心思為古鎮展現新風華,而不是拆舊屋炒地皮。
 
有「濁水溪的女兒」之稱的何美慧就是讓西螺老街展新姿的其中一人,她也是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館長。她在「捷發乾記茶莊」這棟80多年的仿巴洛克三層樓,為來訪的遊客細數延平老街的風華歲月,人文、建築的特色,不只讓「發思古幽情的過客」洞悉老街美麗的前景,遊客也能體驗只有社區人的共同參與才有永續的未來。
 
在老街屋活化計畫下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年輕志工常駐在西螺參與老街維護,經過保養過的老屋也提供不同價位的房舍對外營業。老街有「鐘樓」(延平路76號)咖啡,但若有喝wine的地方更好,當我內心覺得有些缺憾時,何美慧告訴我一位西班牙人將在延平路106號原來的「榮德商行」落腳開一家Tapas(西班牙下酒小吃店)。我想60年前因為有「美援」才有西螺大橋,很早就有「國際」的因素,如今許多外國遊客到此一遊,吃當地的碗粿(我滿喜愛的)、豆菜麵喝杯wine也是很好的體驗。
 
今年(2013)是西螺大橋一甲子的大壽,政府投入一億多元將橋的鋼樑汰舊換新、重新油漆,並舉辦為期9天的「西螺大橋文化觀光節」。當年「大橋」的催生者李應鏜後來卻成為「白色恐怖」的受害者,在延平老街文化館仍可看到他的一生與事蹟,值得去瞻仰它的風範與膽識。
 
虎尾鎮頂溪里
新北市猴硐因有許多貓四處走動而有名,但虎尾鎮頂溪里卻是一個因為牆壁上「畫」貓而聞名的地方。
 
  
 
2003年一隻母貓叼著一隻小貓流浪到頂溪里13鄰蘇坤福的住家來,他的太太與孩子以牛奶餵養,並與家人共食,成為家中的成員,與家人同進同出,之後陸續吸引很多貓到這一帶的住家,「最多曾高達一百多隻」蘇坤福告訴我。
 
蘇坤福住家在頂溪里13鄰的一個狹窄十字路口,開家雜貨店,學稿告設計的兒子蘇勝傑,將路口鄰居住家的牆壁當畫布,畫了一系列跟貓有關的「壁畫」,吸引許多各地的愛貓族,或許人潮的關係,貓反而變少了。蘇坤福表示,更不幸的這隻母貓於2002年過馬路時被車撞死。
 
看貓的人常擺出各種不同的姿勢與牆壁上各類姿態的貓合影,特別是許多人帶孩子到此與貓合影,為了讓愛貓人專心欣賞貓畫,總有一兩位當地的義工,在馬路旁為愛貓人注意來車,也提醒遊客注意車輛。
 

蘇勝傑也出版了一本童畫書「屋頂上的貓」Cat on the Roof。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