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HBO播一部去年拍製的浪漫喜劇Arthur,中文譯為「阿舍」;男主角Russell Brand演活了劇中Arthur Bach這個嗜酒如命、行為乖張 荒誕不經的年輕人。家人要他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女人就可繼承億萬美元的家產與事業;但命運自有安排,有天,他在紐約中央車站看到一個沒有執照的年輕女導遊,在為學童解說天花板的星座圖,Arthur(阿舍)被她那種自在純真的神情所吸引,而發展出一段「不愛江山而愛美人」的情節,最後當然是喜劇收場。
 
Arthur剛過三十而立之年。並不是說Arthur(阿舍)30歲,而是這個劇情於1981年第一次拍攝,當年的中文片名稱作「二八佳人花公子」,演員均是一時之選,有Dudley Moore(杜德利 摩爾)、Lisa Minnelli(麗莎 明妮莉)、Gielgud(約翰 吉爾古德),Gielgud因這部電影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主題曲Best That You Can Do獲最佳原創獎,此曲至今仍流行,也被選入百年的一百首歌。電影則入選美國百大趣味電影。
 
2011年的Arthur(阿舍)無論在票房與評價都不如1981年的Arthur(二八佳人花公子),甚至有負面的評論。當年片名中譯為「二八佳人花公子」相較2011年的「阿舍」,顯得典雅而浪漫;「阿舍」與Arthur音譯十分貼近,也很跟得上今日年輕人的流行用語,與Russell Brand飾演Arthur Bach那種富少爺的無裡頭荒唐行徑也蠻搭的,但就是膚淺些。
 
       ※※※
Arthur是一部紐約的電影,很多取景是在紐約城中的中央車站,讓我有很熟悉的「真實感」,而不只是似曾相似。特別是7月這趟紐約行。因為剛在台北看完HBO 的Arthur(阿舍),我就飛到紐約,而且此趟是在中央車站拍女兒的結婚照。
 
女兒於7月底在紐約結婚,婚前女婿向紐約中央車站申請在車站內拍結婚照的許可證,身為家長的我們也盛裝打扮與新人一起在中央車站內拍婚紗照。如同電影所呈現的場景一樣,紐約中央車站總是人來人往,拍結婚照勢必引起過客駐足圍觀;加上後911的安全考量,需事前申請許可,是可以理解的,事實上,當天拍照時是有人察看我們的許可文件。雖有眾人圍觀讓我感到很不自在,不過卻也是很獨特的體驗。
 
中央車站挑高的大廳、大廳圓弧形拱頂的12宮星座圖、大廳正中央的圓形服務台及上方的鍍金貓眼石四面鐘是中央車站眾多知名景點的一部分,無論是觀光客、電影、還是拍結婚照都會取景的地標;911之後從大廳正中央的上方垂懸掛著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車站內也可看到荷槍的武裝軍人四處巡邏,而成為中央車站的一部分;讓我想起當我年少時台灣解嚴之前,許多車站內也常有憲兵巡邏「注意可疑人士」。
 
對我,中央車站內的多家書報雜誌店與知名的Oyster Bar&Restaurant(生蠔吧餐廳)是最吸引我。剛印出來的周刊或報紙大多先送到中央車站的書報店,而且還可以買到多種其它國家的知名報紙與雜誌。女兒是在7月最後1個周末在中央車站旁的紐約Yale Club(耶魯會館)結婚,這天知道紐約時報在隔天周日會刊出他們結婚的消息,因此周日一大早,我就跑到車站內最靠近Vanderbilt大道這邊的書報店買多份紐約時報,我愛看紐約時報,但從未如此親切過,因為上面也有我的名字。
 
中央車站到明年就百年慶,站內有許多餐廳與速食店,但以Oyster Bar&Restaurant最有名,明年也同樣屆滿100歲,它與巴黎的「里昂車站」(原址是1900巴黎世界博覽會場)Le beffet是全球知名的車站海鮮餐廳。有453個座位的紐約中央車站Oyster Bar,經常高朋滿座,不可錯過它最有名的Oyster Stew(燉煮生蠔)與焗烤生蠔,已被收入紐約食譜。不過在吃熱食之前,先點生蠔,最精采的是Raw Bar,有2、30種從加拿大、新英格蘭到美西各地的生蠔。搭配美國釀的Pinot Noir或是啤酒都蠻過癮的。
 
1913年啟用的紐約中央車站是美國鐵路大王Cornelius Vanderbilt興建的,車站自成一個系統,地下銜接紐約市地鐵(站名是第42街-中央車站),地面樓層有月台鐵路通往外地;以及許多走廊通往各處路面,其中就有一個通道進出中央車站旁的Vanderbilt大道。婚禮地點的Yale Club位在紐約市東44街與Vanderbilt大道交會口,對面就是紐約中央車站與大都會人壽(MetLife)保險大樓。樓高22層會館建於1901年,比紐約中央車站還老還高。由於女婿畢業於耶魯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因此選在耶魯會館舉行,這是一家會員制的Club,僅供會員使用,內有餐廳、交誼廳、圖書館、健身房與140間客房等各項設施,從我的房間可鳥瞰中央車站外景,也是難得的體驗。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Newtalk新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