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陶藝獎」首屆卓越獎得主徐永旭的藝術人生,即日起至8月28日,首次以「創作回顧展」的方式,在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盛大展出47件立體陶藝作品及2件畫作,呈現他長年來藝術實踐的精髓、蛻變。其中戶外陶瓷藝術園區展出《2019-1》,高度達近5公尺,是徐永旭創作至今最大型作品,遠距可觀看創作造型的視覺張力,近距可探究綿密陶土的延展秘訣,特別具有震撼感!

陶博館長張啟文表示,徐永旭與陶博館的淵源非常深厚!自中年專職創作陶藝後,2004年即獲頒陶博館主辦第一屆的「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評審推薦獎,並參與「形塑無疆—台灣當代陶藝進行式」、「2018台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聯展,也多次擔任陶博館辦理競賽展的評審,應邀參加工作營等。無論在國際競賽展、國内大型陶瓷雕塑展等展覽,都能看見老師的精彩作品,藝術成就備受當代陶藝界推崇與肯定,獲頒此屆台灣陶藝獎卓越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文化局長龔雅雯表示,這次陶博館經歷2年的籌備後,完整展出徐永旭旺盛創造力走進陶塑的當代藝術歷程,遠觀或近探各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早期創作《滴》以柔和婉轉的靜態外形,獲得台北市美展「陶藝類特優首獎」。開啟動感創作風格的《白色樂章—共舞》、《夜舞》、《精靈之舞》等,宛如栩栩如生的曼妙舞姿。《風雲際會》、《戲劇人生(三)》等繪有金色面具,令觀者猶如置身古希臘戲劇誕生的雅典劇場。進入公共藝術領域的巨型雕塑《如皇》、《似后》,以人體軀幹與豎著腳跟的座椅結合,暗示「邀人入座」的姿態,塑造作品與觀者間的張力,吸睛程度破表。

徐永旭自轉向陶藝職涯後創作不懈,揉塑陶土的同時,卻也造成身體重擔。在最無體力之時,仍憑著意志力,用手捏出一朵朵似花如貝的陶塑,日復一日的創作彷彿日課般的修行,感受到手中陶土的流暢性,並體悟到創作動力如蜜蜂築巢源源湧出的本能。徐永旭在體會到僅獨具熱忱難以持續創作的同時,故與太太一起參與馬拉松鍛鍊體能。

近期徐永旭在陶博館玻璃長廊現地創作,首度嘗試以懸掛式由上往下反覆捏塑推接,實驗性作品長達約30公尺,想要一睹最新作品的民眾,一定不能錯過前來參觀。另外,關於「台灣陶藝獎卓越獎座談會」,徐永旭與藝評家廖仁義、副研究員溫淑姿對談,並和民眾分享嶄新陶藝概念,也很歡迎大家至粉絲專頁線上觀看。更多的活動及詳細資訊可上陶博館官網或臉書粉專查詢。

「台灣陶藝獎」首屆卓越獎得主徐永旭的藝術人生,首次以「創作回顧展」的方式在陶博館盛大展出。   圖: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近期徐永旭在陶博館玻璃長廊現地創作,首度嘗試以懸掛式由上往下反覆捏塑推接,實驗性作品長達約30公尺,想要一睹最新作品的民眾,一定不能錯過前來參觀。   圖: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

徐永旭近期的創作堅持徒手捏塑重複性如花生殼、蚵仔殼、手工麵條的小單元,作品纖細微妙且氣勢磅礡,令人嘆為觀止。   圖:鶯歌陶瓷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