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全國公投結果不僅投票率低,四個公投案還都是不同意大於同意。公投綁大選案領銜人、國民黨前主席江啟臣今(18)晚表示,這四案的投票結果近乎一致,唯一的意義就是凸顯政黨對決的結果而已,這樣的投票對於中間選民來講,意義並不大,若公投就等於政黨投票「這樣的公投有什麼意義」?

江啟臣表示,這次四個公投案的同意票與不同意票比例相當一致,同意票與不同意的比例大概是46%比54%,這幾乎是政黨對決的結果,各案的投票狀況才會這麼相似,且投票率也沒有很高,這也代表在民進黨的政黨對決操作下,中間選民是無感或厭煩的,也再度凸顯公投綁大選的重要性。

江啟臣分析指出,大家回想2018年的公投,投票率平均在55%左右,當時縣市長的投票率在66%左右,因對當時公投有綁大選,政黨或候選人在面對這些議題時,就不會從單一政黨的意識形態來綁架選民,所以當時各案同意與不同意的比例都很不同,當時選民的投票意向與政黨屬性是脫鉤的,例如:同婚案、反核食進口、反空汙案都獲得7、800萬張的同意票,這也再次說明,公投綁大選才能凸顯直接民主,否則以這次目前開票的結果來看,要說投票意義在哪?唯一的意義就是凸顯政黨對決的結果而已。

江啟臣接著說,之前坊間對公投的民調結果,各公投案的支持度都不太相同,但今天投票出來的結果卻這麼一致的現象,不僅出乎民調的預測,更再度顯示,民眾對於這些政策心裡面可能同意高於不同意,但為什麼不出來投票,這值得各政黨和執政者深思。

江啟臣強調,這也凸顯公投制度還有很多需要來檢討、修正、改進的地方,光是投票率無法提高,未來公投是不是都無效?還是這樣的政黨操作下,公投就等於政黨投票,這樣的公投有什麼意義?不只浪費民脂民膏、浪費時間,更會加深社會對立與政黨對立,無助於想落實直接民權的目的。

江啟臣批評,執政黨用行政資源、國家機器模糊了整個公投的焦點和議題,讓民眾覺得這樣的投票是沒有意義的,因此不出來投,但民眾不出來投票,是否代表民眾認同政策,這是執政者要去思考的;執政黨更不能拿這次的公投結果來合理化政策的正當性,政策的爭議性還是存在,民眾的食安顧慮、對缺電的顧慮還是存在,民眾不出來投票,只是因為公投被扭曲成二分法,民眾會怕出來投票被貼標籤,因此,這樣的投票對中間選民來講「意義並不大」。

對於藍營誰該負責這次公投結果?江啟臣表示,公民投票就是讓人民行使公民權,這不是哪個政黨的輸贏,因此,他們去年發動公投時,也是站在人民的角度,當時這麼多出來連署公投的人絕對是超越黨派,直到今年10月,反萊豬民調的支持度都有7成,難道這些都是國民黨員嗎?所以他認為,公投的結果不是哪個政黨的輸贏,而是攸關人民未來的民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