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台》製作推出一系列以轉型正義為主軸的節目--「開放歷史」;透過歷史學者、政治工作者、文史工作者等,以口述的方式,講述威權、白色恐怖時代的感人故事,紀錄台灣人為民主自由奮鬥的經驗與歷史。《新頭殼》取得央廣授權轉載,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過去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故事。

在戒嚴時期,不僅「歌」會被禁,連「歌手」被禁止演出的情形也比比皆是,名作家管仁健的著作中就曾提到,1978年11月10日,由新聞局號召影劇協會、港九影劇自由總會、電影製片協會、電視學會、省市影劇公會、片商公會、三家電視台、台北市影劇職工會演員分會等十一個團體,各派代表組成的「影視劇演藝人員生活自律評議委員會」,由於接到了警總移送的檢舉函,聲稱同年9月18日,鳳飛飛、康弘、黃西田等三人在台中酒店作秀時有「言行猥褻」情形,因此議決對鳳飛飛、康弘處以禁演三個月,黃西田則禁演六個月。

提到鳳飛飛,就不能不提為本名林秋鸞的「鳳飛飛」取了這個藝名的張宗榮先生,他的遭遇比起鳳飛飛更是離奇,在1992年8月,張宗榮重回電視螢幕,在中視主持由周遊製作的台語綜藝節目,原本的名稱是用他自己的藝名所取的「錢來也開講」,竟然到了播出前一天,才被電視台要求改名。

早年自廣播節目演播武俠故事崛起的張宗榮,在台灣民間的形象不僅僅是藝人,更隱然有「智者」的形象存在其中,出生於九份山城的他,畢業於淡江英專,當時已屬高等學歷,但他既未朝向外語領域持續發展,亦不常與人提起自己的出身,會引人崇敬者其實是源於他的多才多藝,以及對重要的民間智識,所謂山、醫、命、卜、相等事物的知識與瞭解。

在1970年代初期的台語電視連續劇中,他曾自導自演,且創作主題曲歌詞,最著名者即「俠士行」一劇中的「錢來也」,也曾寫出膾炙一時的華語詞作「酒醉的探戈」,到了80年代,他還曾為殘障歌手阿吉仔量身定做「命運的吉他」歌詞,成為阿吉仔最重要的代表作,那段「我比別人較認真/我比別人較打拚/為什麼為什麼比別人較歹命」的呼喊,語雖淺顯,卻能盡抒失意人胸臆。

張宗榮亦曾於和平西路開設「張宗榮知命館」,為人起名造命,且經營過「少林寺中醫診所」、「葫蘆中醫診所」等連鎖醫藥事業,這些行號的營運方式大多是經由張宗榮在AM廣播頻道的民營電台中所承攬的節目進行宣傳,這種傳統正是禁絕台語傳播的年代裡,少數能殘喘下來的經營模式,此中多數的台語節目主持人身兼心理治療師、為聽眾回覆信件,甚至也在信任的投射下成了醫事人員,藝高膽大者誇稱健康食品竟有藥到病除的效能,「講到會飛天會鑽地」者亦不乏其人,這樣的廣播天空近來又承接了地下民主電台所掙開的一片天,只需架起器材,就能大鳴大放、吹噓仙丹妙藥的神效。

張宗榮既能創作新詞,亦能回信釋疑,又識知命造命的卜算之術,自然會讓聽眾尊稱是「張老師」,而他和同業中人有別者,亦確實在於曾受高等教育的他從未鼓舞迷信、雖宣傳藥品卻同時主張「辛苦病痛著愛去乎醫生看」(生病要看醫生)的健康觀念,1990年代中期開始,他又從民間流傳已久的報字占事法,亦即隨意擬三個與問事有關連的漢字,以其筆劃求取數句詩詞據以解疑的「孔明神數」當中,演繹出「鬼谷子靈讖」,在有線電視節目中接受觀眾去電問事,更加強了使人信服的形象,但他仍依循一貫作風,在每日節目開始之初首先宣稱此乃「文字遊戲」,不宜過度迷信,相較於千奇百怪的民俗節目,張宗榮融合了台語漢學的「說文解字台語傳真」之舉,確實已扮演了較成功的社會教化角色。

張宗榮在1992年8月,從廣播界重回電視螢幕,在中視主持由周遊製作的台語綜藝節目,原本名稱早就取好了,是用他過去製作、主演的電視連續劇男主角「錢來也」這個名字所取的「錢來也開講」,竟然到了播出前一天,才被中視要求改名。

1992年8月9日,《聯合報》21版有一篇報導提到:中視明天推出的午間帶狀閩南語綜藝節目「錢來也開講」的節目名稱,昨天臨時改為「大家來開講」,製作人周遊為此還到中視節目部做最後的「一搏」,但中視仍堅持使用新改的名稱。製作單位當初會以「錢來也開講」做為節目的名稱,是因節目主持人是以前曾演過閩南語連續劇「錢來也!」的張宗榮,而且他在廣播節目裡也以「錢來也!」的名稱「講古」,因張宗榮很久沒出現螢幕,深怕觀眾會忘掉他,所以製作單位才以「錢來也」來影射是他主持的節目。

中視原本也同意使用「錢來也開講」的名稱,而且在節目表上也都印上這個名稱,但因受「周末廣角鏡」遭新聞局勒令停播的影響,中視對該節目顯得比較慎重也較小心,唯恐用「錢來也」會被誤會是在替張宗榮打個人廣告,所以在節目即將上檔的前夕,把節目名稱改為「大家來開講」。

由鳳飛飛、張宗榮兩人的遭遇足以窺見,戒嚴時期的歌壇與演藝界,確實瀰漫著一股動輒得咎的氣息,不僅「歌」會被禁,連「藝人」都會被禁,這種處處受限的表演環境,要一直等到了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以後,才開始逐漸改變,但是當年因為扭曲的環境而遭受委屈的演藝人員,公道也是無處討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