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慶幸自己看到了部落最後一次焚燒獵的場面。住在高山地區的台灣原住民族,狩獵方式有很多種,像陷阱獵、武器獵及焚燒獵等,其中焚燒獵的過程比較特殊,而且,這個集體大狩獵行為也可能附帶有祭祀、訓練、團結、驅逐蟲蛇、改變林相等作用。

最後一次焚燒獵

北鄒的特富野達邦兩大社,在距今368年前的1650年、荷蘭統治時代的文獻中,即記載其建社在中央山脈與阿里山山脈之間的曾文溪上游河谷台地,部落東方及南方是雜木林地,適合農作,過去採用家庭式小區域耕作,整個步驟如下:先擇地砍伐樹木,接著焚燒整地,實施小型農具耕作,幾年後再擇地重複前述過程。這通稱「手鍬耕作」的小型農耕,大都種植旱稻、粟、薯、芋等,而且除了清除大石頭以及堆積石垣外,大部分是女性的工作。

部落西北方的芙蓉山(Fukufukuo)、凸龜山(Teva),雖然也是雜木林地,但因地勢陡而無法開墾,成為部落焚燒獵的場所。我很慶幸自己看到了部落最後一次焚燒獵的場面。住在高山地區的台灣原住民族,狩獵方式有很多種,像陷阱獵、武器獵及焚燒獵等,其中焚燒獵的過程比較特殊,而且,這個集體大狩獵行為也可能附帶有祭祀、訓練、團結、驅逐蟲蛇、改變林相等作用。每5年舉行一次,由達邦、特富野兩大社合辦的焚燒獵,和一般狩獵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它事先要有詳細的配套,例如放火點的選擇、風向的考量、埋伏地點、防火線與人員的配置等。

天一剛亮,就聽到有人呼喊:「大家集合,準備出發了!」很多好奇的兒童也跟著他們到廣場。兩大社的壯丁,除了守備人員之外,全員到齊,他們穿著一般長袖上衣,和經過鞣皮技術製成的帽子、披肩、後敞褲與涼鞋,隨身攜帶番刀和肩掛網袋,手裡拿著各式各樣不同的器械,有弓箭、長矛、槍枝等等……。接受長老指示後,各自帶開隊伍,前往指定地點。筆者想像這一幕與過去出發爭戰時的情景類似,只是少了40公分長且稍稍彎曲的出草用番刀,以及紅色服飾。沒等待多久,3個起火點便前後燒起,最接近達邦社的象山(Peyohuna)背後傳出零星的槍聲及吆喝聲,焚燒獵也隨即進入緊張階段。

熊熊的烈火吞沒了山林,嗶嗶剝剝的火苗聲中參雜著激烈槍聲和人聲。火燒到原始林邊緣就自動熄滅,此時已經將近中午。據說,焚燒獵在日治時期,與頭蓋骨埋葬、墓地設置、獸骨堂等同被列為改善項目,後面3項都有顯著成果,唯獨焚燒獵這項還來不及禁止,日本人就離開了。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原日治時期的營林所,改為台灣省林務局,將前述焚燒獵地收回國有,卻承租給漢人,但因正值蔣介石威權時代,誰都不敢反抗。奇怪的是,這個地方每2、3年就發生大火,警方懷疑是人為縱火,但查不出原因,倒是部落有個笑話可以參考:「芙蓉山有兩隻公山羊打架,羊角迸出火花,阿里山公路附近又發生大火了……」

 

書名:拉拉庫斯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那段歲月

作者:高英傑

出版時間:2018年7月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