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2018年第33次院士會議昨邀請科技部部長陳良基專題報告,陳良基說明臺灣每年科技預算一千一百餘億,投入在基礎研究經費約占30%,與大國相比可投入之研發資源、人力仍極有限,科技部秉持小國大戰略思維,希望以有限預算發揮「以小搏大」的槓桿效應,多名院士在會中發言獻策,建議政府如何有效提升整體學術研究量能。

多位院士建議台灣必須參考其他條件相近國家的科研發展狀況,並建議應將以色列做為學習的對象。金耀基院士表示肯定科技部以小搏大的戰略,他並指出以色列與我國同樣是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國,但卻透過發展高科技,成為僅次美國矽谷、全球第二大的科技創新基地,顯示土地與天然資源並非決定國力的唯一標準,透過發展科學,小國也能蓬勃發展。廖國男院士亦指出瑞士也是很值得學習的標竿,培養出相當多傑出諾貝爾獎人才。孔祥重院士則進一步建議應積極以政策引導企業界投入基礎研究。未來科技部將依院士們的建議,持續分析以色列等科技先進國家在基礎科研的投入經驗以及有效引導企業協助基礎研究的策略,作為我國科技規劃及推動之重要參考。

陳良基表示,基礎研究是科技發展的基石,近十年來政府每年編列基礎研究的經費並無太大變動,顯見政府長期對基礎學術研究的重視,也會依據院士的建議,爭取將基礎研究固定匡列。有關院士對於政府經費不足的擔憂,科技部除了推動各項加值方案槓桿資源,盡力將產業力量拉進校園,也會滾動檢討,如經費確有不足,會向行政院請求支持,並向立法院爭取基礎研究經費排除通刪,維持國內基礎研究預算之穩定。

科技部除了力保基礎研究的經費外,對會中多位院士關心人才培育特別是博士生栽培等議題,也會持續研商對策,努力朝向核給多年期計畫之目標推動,以鼓勵研究人員能長期投入新知識、新技術的基礎科學研究工作。期待在長期穩定的研究經費支持下,秉持「以終為始」的精神,進行各項科學突破的學術研究,強化研究成果的多元效益。

延伸閱讀:

中研院南院動土廖俊智: 發展南部特色領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