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台》製作推出一系列以轉型正義為主軸的節目--「開放歷史」;透過歷史學者、政治工作者、文史工作者等,以口述的方式,講述威權、白色恐怖時代的感人故事,紀錄台灣人為民主自由奮鬥的經驗與歷史。《新頭殼》取得央廣授權轉載,讓大家進一步了解過去這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和故事。

1975年,有一個青年人李雙澤,與原住民歌手胡德夫合作,一同舉辦民謠演唱會,鼓勵年青人「唱自己的歌」,許多人也將李雙澤投入這些運動的過程,看作是推動「校園民歌」重要的力量,當時李雙澤也改編詩人陳秀喜的作品,創作了一首新歌<美麗島>。

在寫作完<美麗島>這首曲子以後,其實李雙澤並沒有立即發表。<美麗島>初次面世,是在1977年9月16日「李雙澤告別式」上,於前夜由楊祖珺與胡德夫徹夜整理李雙澤遺留的手稿,據此編錄而成。後來<美麗島>與李雙澤的另一首作品<少年中國>兩首歌,送交行政院新聞局審核都未通過,因此於1978年由新格唱片發行的楊祖珺唱片專輯全數於上市兩個月後回收、禁播,理由正是其中所收錄的歌曲<少年中國>與<美麗島>各帶有統一與台獨的意識形態──<美麗島>因為黨外運動人士的傳唱,而被判定有台獨意識,<少年中國>則由於被統派人士傳唱而被判定親共。禁唱<美麗島>的原因是「有台獨意味」,<少年中國>無法通過的原因卻是「嚮往統一」,鼓吹獨立不行、嚮往統一也無法過關,誰能說清楚告訴我們,主管機關的標準到底是什麼?

年紀輕輕的李雙澤,在1976年12月3日那天,淡江文理學院校內舉辦「西洋民謠演唱會」之時,代替原本預計到場的胡德夫上台演唱。當他看到充斥滿場的西洋歌曲,上台時手裡就拿著一瓶可口可樂,大聲詢問台下的聽眾:「我從菲律賓到台灣到美國到西班牙,全世界年輕人喝的都是可口可樂、唱的都是英文歌。請問,我們自己的歌在哪裡?」接著開始演唱<補破網>等台灣民謠,引起台下一片嘩然,也隨即引起台灣藝文界對於「中國現代民歌」的論戰,那時正在淡江文理學院就讀的楊祖珺,也積極響應學長李雙澤喊出的「唱自己的歌」這項主張,成為校園民歌運動的重要一員。只是在1977年9月10日,李雙澤為了拯救被風浪捲進海底的同伴,卻在淡水的海邊被大浪捲走,結束了精采又短暫的一生,只留下近十首詞曲作品。

1977年9月16日下午1點,藝文界人士在台北市立殯儀館,用詩歌和書畫,向他們的年輕朋友李雙澤告別。當時的新聞稿這樣寫著:28歲的李雙澤,生前喜歡作畫、唱歐、寫文章、作曲,他曾經遊學西班牙、美國和菲律賓。9月10日,這位有中國「鮑比迪倫」之稱的青年作曲家,在淡水興化店海灘游泳,因為救人而溺斃,留下「紅毛城」、「老鼓手」、「愚公移山」等民謠作品。

9月16日的李雙澤告別式中,將播放他自彈自唱的中國民謠錄音、佈置他生前的作品,和他朋友悼念他的繪畫;一群曾與李雙澤共同作曲和唱歌的年輕人,預備在靈堂上為他朗誦詩歌。李雙澤的家屬和一部份朋友,已捐出一筆可觀的數目,作為李雙澤紀念基金會的初步基金,初步目標是新台幣一百萬元。這筆基金預備用來獎勵文化活動、藝文出版及資助清寒學生。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