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記協)昨天公布「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報告(2017年)」,並在開篇宣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新聞事業蓬勃發展。」

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在國際社會看來,中國新聞自由度多年徘徊在倒數間,尤其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以來,北京當局對媒體的強硬管制愈演愈烈,但中國記協發布的報告「卻得出了全然不同的結論」,提出中國新聞事業正「蓬勃發展」。據報導,中國記協這份報告引述北京清華大學「傳媒藍皮書: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7)」指出,中國傳媒產業在2016年的規模超過人民幣1.6兆元(約新台幣7.5兆元),年增近兩成。

記協報告還概述中國媒體技術變革的大環境,包括:越來越多的中國網民依靠手機等行動設備獲取新聞;網絡視頻(網路影音)市場規模急劇膨脹和影音戰略地位的快速提升;以及集專業媒體和自媒體為一身的融媒體的逐步成熟。這份長達3萬字的報告從新聞從業環境、媒體轉型、權益保護、對外交流等方面描述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總體情況。

自由亞洲電台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是由中國記協與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聯合撰寫,「體現了該協會與政府相關部門的緊密聯繫」。報導引述一名不願具名的前外媒工作者表示,在與中國國內主流媒體記者的交談中,他了解到在很多時候,如果要想報導新聞,記者要比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宣部)跑得還快。也就是說,他們會爭取在官方禁令下達前第一時間發布突發新聞。雖然事後這類報導很可能被撤下,但對他們來說已經算是一場「勝利」了。

報導引述曾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民主黨員陳闖創表示,雖然中國調查記者的生存空間所剩無幾,但如果新聞從業者願意在體制內工作,願意為中共政權服務,他們的生活水準其實在提升。陳闖創說:「很多人在沒有政治反對概念的情況下,繼續投身維護到這個體制中,然後參與到一個相對收入還不錯的職業是很正常的事情。」